慢生活限定!杭州这个地方大多数人都去过
西溪
[宋]杨 蟠
为爱西溪好,长忧溪水穷。
山源春更落,散入野田中。
西溪,在杭州城区西,《咸淳临安志》卷三六:“西溪,在武林山之西。”源出余杭区闲林镇淡竹岭板照山,东北流至留下街道,合小和山、屏峰、穆坞诸水后折而东行,过老东岳、古荡至八字桥,沿途与五常港、蒋村港、紫金港、莲花港、冯家河交汇,折北入余杭塘河,全长约25公里(干流)。
西溪之胜,在水。今天,和民民一起走进西溪,感受西溪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从高空俯视湿地,万千的荡漾宛若晶莹的镜子,前后踵接,密密的几不透风,在阳光朗照下闪着淡淡的银光。而串联这些“镜子”的,是数不清的细而窄的水道,仿佛闪亮的丝线,藏在郁郁的绿荫里时隐时现。
东西向的严家港与南北向的蒋村港交汇成十字,将众多的荡漾分割成四块,四边就是曲曲幽幽的沿山河、五常港,紫金港和余杭塘河,构成一个巨大的行草“田”字。倘能借助一叶小舟穿行在河道荡漾之间,映入眼帘的除了养眼的绿、点点的红,就是丛丛芦花、梅花的白和鸟鸣鱼跃——窅然尘埃之表,宛在樊圃之间,令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西溪梵隐志·纪胜》评:“西溪,一洼水耳,夐古未闻。自宋辇经途,斥为皋壤,沟塍鳞次,耕渔栉比,兼饶梅竹茶笋,而香雪十八里,遂成佳话矣。然启北郭扉,不越一由旬地,而可庵、可庐、可稻、可蔬、可舟、可梁、可濯、可湘……西溪之所以为最胜也。”
西溪水面虽没有西湖宽广,更没有太湖浩瀚,却“藏”——藏得巧妙,不露丝毫匠气,真世间仅有。放眼望去,溪漾深曲,泥岸错杂,舟移景变,莫可名状。尤其在秋天,天是那样的高,那样的净,白衣苍狗,岁月静好,欸乃声中常疑水已至尽头,岂料船篷擦过老柳林,一阵嘭嘭作响之后,眼前又豁然开阔,融进芦花塘矣。张恨水先生在《湖山怀旧录》中说:“西湖水景,除里外西湖外,则推西溪:两岸梅竹交叉,间具野柳,斜枝杂草,直当流泉。小舟自远来,每觉林深水曲,欲前无路,及其既前,又豁然开朗。蒹葭缥缈,烟波无际,远望小岫林,如画图开展。两岸密丛中,时有炊烟一缕,徐徐而上,不必鸡鸣犬吠,令人知此中大有人在矣。”
姚石子、柳亚子两先生共游西溪后的评述更精彩,姚说:“由留下而往,乃舍舆泛舟,岭岫参差,峰峦磅礴,微波远渚,弥望烟水,皆西溪最深处也。溪流浅窄,时遇洞桥,水非甚湾,而芦埂苇塘为之间隔,舟行与之盘旋,曲折殊甚。两岸野柳纷披,垂垂万缕,刷篷背有声,杂树郁葱。蓊郁如云雾,仰不见岸,微闻鸡犬之声。棹转数回,而交芦庵至矣……余谓西溪之境如苎萝美人,淡冶幽娴,云鬓蓬松,而自然绝世,与西湖之如美人已入吴宫,韶丽明靓,浓妆艳抹,固有别趣耳。”
西溪之胜,在水。水,是西溪的灵魂,是它的生命,也是它的文化。
来源:杭州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