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中国的蚕桑和丝绸工艺,以浙江和江苏两省为基地,靠近上海和四川成都,源远流长。传统上,妇女在农村地区的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丝绸制造包括种桑、养蚕、放丝、制线以及设计和织造面料。它已在家庭中通过学徒传下来,技术通常在当地团体中传播。蚕的生命周期被视为代表人类的生、死和重生。在散布于村庄的池塘里,蚕粪被喂给了鱼,池塘里的泥浆给桑树施肥,叶子反过来喂蚕。临近农历年初,蚕农邀请工匠到家中表演蚕神故事,以辟邪,确保丰收。每年四月,作为蚕花节的一部分,女蚕农都会用丝绸或纸制成的五颜六色的花朵装饰自己,并献上丰收的祭品。丝绸也以更多物质的方式触动着中国农村的生活,丝绸衣服、被子、雨伞、扇子和鲜花点缀着日常生活。


桑蚕丝织技艺是中国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这一遗产包括采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致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出来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以及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相关民俗活动。


5000多年来,它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传统生产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至今仍流传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和苏州等市)以及四川成都等地,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009年,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其中,杭罗织造技艺和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被列为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的子项目。


杭罗织造技艺


林日东/摄



杭罗与苏缎、云锦同为中国华东地区的三大丝绸名产。杭罗原产杭州,系用纯桑蚕丝以平纹和纱罗组织而成,其绸面有等距的直条形或横条形纱孔,孔眼清晰,质地光柔滑爽。这种织品穿着舒适凉快,耐穿耐洗,多用作帐幔、夏季衬衫和便服面料等。


杭罗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地方志中就已有记载,至清代成为杭州丝绸的著名品种。生产杭罗的织机几经变革,但其生产流程中仍保持着大量精细缜密的手工技艺,对生产者技能的要求极高。原料丝进厂后,必须严格检验、筛选,历经浸泡、晾干、翻丝、纤经、摇纡等系列工艺,然后才能上机织造。织成的粗坯还要经过精练、染色等工序,才能成为精致的杭罗。


由于工艺复杂,杭罗历来传人不多。20世纪以来,在化纤织物的强烈冲击下,传统的丝绸生产举步维艰,杭罗生产尤为困难。目前生产杭罗的仅有福兴丝绸厂一家,厂长出身于杭罗世家,直接承传了杭罗的织造技艺。福兴厂生产的杭罗历来由北京“瑞蚨祥”、苏州“乾泰祥”等老字号经销,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当地出产的清水丝绵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这里已家家户户种桑养蚕。到唐代开元年间,余杭清水丝绵远近闻名。这种丝绵具有色泽洁白、厚薄均匀、质地柔韧等优点,因而被朝廷列为贡赋。南宋时期,余杭丝绵冠于全浙。清代以后,清水丝绵名声更大,康熙年间曾远销日本。民国时期,余杭“老恒昌”清水丝绵更是享誉国内外。1929年,余杭清水丝绵在西湖博览会荣获特等奖。


余杭清水丝绵以水净漂清而得名。余杭位于苕溪两岸,天目山泉泻于苕溪,温而不寒,杂质较少,利于制绵。清水丝绵的制作需经历一个去除蚕丝外层丝胶的过程,包括选茧、煮茧、漂洗、剥茧做、扯绵撑、晒干等六道工序。制作中丝胶去除愈净,丝绵质量愈好。余杭清水丝绵制作对手工技能的要求很高,其生产完全依靠制绵者的技巧来完成。长期以来,清水丝绵制作技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沿不绝,在此过程中,传承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不断将之融汇到制绵技艺中,使这一技艺成为余杭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余杭制作的清水丝绵色白体匀,手感柔滑,弹性好,拉力强,无绵块、绵筋和杂质,品质优异,向为世人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