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重播超3000次,几十年霸屏暑期档,西湖边的这两个地方藏着奥妙

发布时间:2025-07-08 11:33:41 来源:市文广旅游局 点击率:

暑假开启,打开电视机,长期霸屏暑期档的86版《西游记》又双叒开始重播。几十年间在各个电视台重播超过3000多次,此处只需要@86版《西游记》。


你可能不知道,在86版《西游记》中,西湖边的水乐洞和烟霞洞就是重要取景拍摄地之一。这个暑假来西湖,置身神话故事中的真实场景,探寻其中奥秘,是不是很有吸引力呢?


盛夏时节,杭州暑气蒸腾。与喧闹炎热的市区相比,位于西湖西南南高峰下的烟霞岭则洞幽林深,岚烟袅袅,环境清幽。分布在此的石屋洞、水乐洞和烟霞洞,合称“烟霞三洞”,市民游客行至此处,既能享受凉爽,也能领略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杭州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打卡86版《西游记》取景地,云游烟霞三洞。


水乐洞


水乐洞位于烟霞岭东麓、满觉陇西端,距离烟霞洞很近。这里原是五代吴越国西关净化禅院遗址。北宋熙宁年间,杭州郡守郑獬与友人来此游玩,听到洞内泉水声音清脆悦耳,有如金石之音,故将其命名为“水乐洞”。宾客之一的南舒正夫(即汪辅之)将此记录下来,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北宋郑獬“水乐洞”题刻。


《西游记》第6集《祸起观音院》中,黑熊精和蛇精聊天的场景,就是在水乐洞摩崖石刻的洞口搭建拍摄的。如果仔细观察剧中画面,还能看到妖怪身后的两处题刻,分别是:“群乐俭德聚餐会题名记”和“明代方纯仁所题的‘人间福地’”。


烟霞洞


烟霞洞名胜古迹众多。沿着烟霞洞造像左手边的小路前行,可到达象鼻岩。


这是一处天然形成的景观,形如大象垂鼻,其下还有一块小岩石,状似小象藏于大象腹下。岩石上镌刻着“象象”二字,既点明了数量,又突出了其象形的特点。


在岩顶曾有一造像龛,于明清时期雕凿,并安置菩萨石像,以表现普贤菩萨骑象的场景,但该龛于20世纪60年代被破坏,龛内造像已不存,无背光痕迹。《西游记》第8集《坎途逢三难》中,灵吉菩萨收服黄风怪的场景就是在此处拍摄的。


从烟霞洞造像右手边的“烟霞胜境”石洞门穿过,沿走廊步入庭院,再穿过建筑,便到达烟霞洞摩崖石刻区域。这里有众多名人题刻,如晚清名人张朝墉、昆曲大师徐凌云、爱国侨领林义顺等。市民游客行至此处,不妨放慢脚步细细欣赏。


继续往上攀登,山腰处一座杉木构筑的简朴小亭映入眼帘,初建于民国,古意盎然。


看到这座亭子的照片,您是否觉得眼熟?它曾在《西游记》中一个经典场景里亮相——答案揭晓:正是第20集《孙猴巧行医》里赛太岁休息的那座亭子。


耸立于烟霞洞之上的建筑名为呼嵩阁。虽称“阁”,实则为亭,因其建筑体量巍峨雄壮,远超普通亭子,故而得名。再往上走,便是颇有来历的陟屺亭。此亭是金凤藻女士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为纪念其母所建,取意于《诗经·魏风》“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石屋洞


石屋洞位于南高峰石屋岭下,为天然石灰岩溶洞,因其形似敞屋而得名。五代吴越第三代国王钱弘佐时期,佛教僧俗开始利用原始山体开龛造像,像旁多有磨光幅面镌刻造像记。这些造像以罗汉为主,数目超过五百尊,是中国已知最早的五百罗汉造像。


宋元以后,石屋洞成为著名游览目的地,吸引众多历史名人游览题记,如北宋文学家苏轼、明诗文作家方豪、清书法家钱泳等。可惜后来大部分造像都被毁坏,题记石刻也损毁严重,现洞内造像为1995年修复重刻。


虽历经变迁,石屋洞至今仍吸引着市民游客前来,在漫步中感受那份千年积淀的浓厚古韵。


出行Tips:

1、非常建议清早6-9点出门,避开暑热时间段。

2、山间道路不平,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注意脚下安全。

3、提前做好防晒补水工作,夏季山间常有虫蚊出没,带上驱蚊液。


来源: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