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历史风貌区 | 坎山长街
发布时间:2025-03-25 09:55:41
来源:市文广旅游局
点击率:
坎山老街形成于明末清初,是萧山最古老的街巷。
钱塘江南岸的北海塘,自西向东连接坎山。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钱塘江主流改道赭山以北入海。此后坎山以北形成大片沙地,统称南沙。人们在此栽桑、养蚕、植棉、种麻和缫丝、织布。
南沙一带人口集聚,农业发展,缫丝、织布等手工业也较发达。坎山尤以缫丝著称。当时东乡丝厂生产的“握手牌”细丝,远销欧美。产品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为浙江出口之名牌货。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坎山的商业也日趋繁盛。有中孚、颐德、同泰、怀庆等4家典当行,祥和生、源丰顺、徐茂成等地货行,以及多家南货店20余家。泥木等工匠铺坊,规模颇为可观,轧花、弹花、粉坊业兴起也早,镇上宰牲摊店不下20家。
坎山老街形似“T”字,东西向横头称为塘上,自南至北直街分段称为上街、中街、下街,并有草庵弄、方家弄、泥水弄、孙家弄、郁瑞弄、广福弄、静记弄等10余条弄巷与之交叉。
街上有同泰当等深宅大院和戴家、施家等台门,有塘上周祠、万寿庵、东蓍草庵等礼制建筑。
沿街是鳞次栉比的店铺和民居,大多为一层木结构房,临街木板排门或矮墙排窗,出檐不深,悬山顶居多,外观质朴无华。
街总长约2500米,街巷肌理与沿线传承风貌格局保存至今,具有整体保护的价值,是杭州钱塘江南岸海塘外商贸老街的典型代表,集中展示明末清初萧山传统民居建筑和商贸文化的特色街区。
来源:掌上瓜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