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隐在孩儿巷98号的陆游纪念馆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62岁的陆游在孩儿巷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一句让孩儿巷成了杭州闹市区最具历史印记的巷弄之一,因此,现在年轻人喜欢打卡的孩儿巷,在800多年前其实就“出名”了。


2005年是陆游诞辰88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同时也为了展现杭州的历史人文风貌,杭州将孩儿巷98号辟为“陆游纪念馆”。


陆游纪念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整个展馆分上下两层,一层为陈列室,包括陆游展区和文史展区;二层为临时展馆,主要用作资料摆放和学术研讨。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深入的研究成果,还有着精彩的陈列展览和各种教育活动。如果你热爱历史和文化,那么这里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好地方。


陆游一生命运多舛,他出生于山河破碎的北宋末年,成长于偏安一隅羸弱的南宋,他自幼聪敏好学,广涉文史经传,走上仕途后的他,一直主张抗金北伐,统一中原,纵观陆游的作品,爱国主义始终是其永恒的主旋律。


陆游一生挚爱,凄美哀怨。出身于封建家庭的陆游, 20岁时和表妹唐婉结婚,夫妻感情甚笃。可他母亲却不喜欢唐氏,认为卿卿我我的婚姻耽误了儿子读书仕进,便强行拆散他们。多年后,陆游在绍兴的沈园,再度邂逅改嫁他人的唐婉,心如刀割地写下了著名《钗头凤》:“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情深义重的陆游,对唐婉的思念持续了一生。


一任诬妒,仕途不畅。公元1154年,29岁的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名居秦桧之孙前列,遭到秦桧诬陷黜落,直至秦桧死后三年才被启用。后官至礼部郎中(相当于中宣部司长)、宝章阁待制(皇帝的随侍顾问)。南宋政权面对金国入侵时,一直采取屈膝求和的妥协政策。因陆游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面对着苟且偷安、日益衰弱的国家,陆游对朝廷的不作为感到极度失望。


笔耕不辍,扬葩振藻。而作为诗人,陆游诗作丰富,高产高质,存世达9300多首。他的诗词文辞华丽,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之风。敏锐的诗人感触,丰厚的学者学识,浪漫的才子情丝,炽热的英雄情怀,让陆游的作品,既有壮阔激荡,又有俏丽婉转;既有家国仇恨,也有月下缠绵。尤以饱含爱国热情的格调,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当时的文坛奇才。


璧坐玑驰,真挚感人。在陆游的诗歌作品中,有探索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哲理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高洁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有家国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有豪迈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更有悲愤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些富有哲理又大气磅礴的诗句,直抒胸臆,直击人心。 


忠贞爱国,壮志未酬。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陆游无论是进朝为官,还是被贬还乡,都把抵抗外辱、统一祖国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理想。他一如既往,努力着去改变国家命运,然而却屡受排挤,举步艰难。他的一生,虽然充满着压抑与愁闷,但他始终为国家统一而歌唱呐喊。他情感炽烈,字字珠玑,将忧国忧民的哀思寄情于诗词中,抒发强烈的悲愤之情。


流年斑驳,幽梅如故。当我们在这座青瓦白墙红木的老建筑里,重温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感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如今,时光漫延了千年,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早已深深地烙印在旧临安的巷口、屋檐和阁楼角落里,就如陆游诗中的梅花风骨,依然飘散出沁人心扉的岁月幽香。


总的来说,陆游纪念馆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更是一座承载历史文化的艺术殿堂。这里收藏了大量与陆游有关的文物和资料,为人们提供了了解和欣赏陆游生平和作品的宝贵机会。对于那些热爱历史和文化的人来说,陆游纪念馆无疑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深入了解陆游的生平和诗歌的艺术成就,感受他的思想和爱国情怀对后世文化的深远影响。


来源:运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