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七月,做一个“夏日旅行家”
七月伊始,余杭的夏日氛围愈加浓厚,放肆的生命力就在此刻蓬勃生长。在躲雨的屋檐下,在微微燥热的晚风中,邂逅你的余杭七月。
来吧,这个夏日,我们就在余杭见!
余杭七月红
来到七月,总少不了一抹红色,在余杭悠久的历史之中,这星星点点的红闪烁着微光,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
在“中国生物圈保护区”鸬鸟镇山沟沟景区,这里群山苍翠连绵,是红色资源集聚地。余杭抗日战争纪念馆通过详实的史料和大量的图文,记录了那个充满血与火、仇与泪的岁月里,余杭人民八年的抗战历程。
位于山沟沟景区的新四军随军被服厂应势而生,100多位战士,40台缝纫机,夜以继日地紧张生产,在仅有两匹马和两头驴子的艰苦条件下,靠着双肩将制成的军衣一件件送往前线,保障着前线战役。
一路向北,来到百丈镇半山村,映入眼帘的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松关。
当山风掠过独松关时,游人登上断关残墙,听着竹浪的呼啸,松涛的轰鸣,恍然间可以瞥见新四军游击队在此地奋勇杀敌的身影,感受当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在仓前塘河河畔,坐落着章太炎故居。四进一弄的传统建筑,用现代的方式再现了章太炎先生波澜壮阔的二十二个春秋。
黄湖“溪上印象馆”是余杭区“文化西进”首个镇级项目,是黄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和平台。
馆内汇集了黄湖镇传统的山乡非遗文化、老街赶集文化、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三大类历史人文遗存,百年来黄湖的变迁发展均可于此处见证。
夏日有凉方
连日来的暴雨,压低了夏日的气温,当雨水过后,气温尚未回暖之际,奔赴余杭,抓住夏日午后的丝丝凉意。
“芦花两岸晴山雪,苕水一溪春涨红” ,都说北湖草荡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是秋冬,殊不知,雨后的北湖草荡亦有一番风情。
夏日去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最让人苦恼的地方大概就是“太晒了”!但若挑一个阴雨天,也许就能邂逅不一样的风景。
雨水给公园内的植被带来生机,使得整个环境看起来更加清新和绿意盎然。下着雨的遗址公园,仿佛能够让人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文明的气息。
径山的雨天氛围绝对是满分,大雨天是不适宜出行的,但若是雨后或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这里就是绝佳的“夏日吸氧地”。
云雾轻笼着远山,滴滴答答的雨水顺着屋檐滑落,静静听一场雨,属于径山寺的悠远就从此刻悄然飘散开去了……
温馨提醒:雨水虽是夏日降暑“凉”方,但是雨天出行还是要注意安全哦,出行前了解天气详情与交通限制,安全第一!
清凉“森”呼吸
炎炎夏日想要避暑,总不能总指望着雨水,毕竟骄阳烈日才是夏天的主要基调,那么就自己出发,寻找一处清凉地~
躲避炎热的夏日,怎么可以没有竹海!在群山绵延的余杭,竹林深处的乐趣可不能错过。紫荆村位于中泰,素有“中国苦竹之乡”和“中国竹笛之乡”的美称。
除了徜徉在万亩竹海中,你还可以近距离观察和体验竹笛制作这一非遗技艺,体会代代传承下的匠人精神。
前几日的暴雨,东明山森林公园临时闭园,如今天气好转,东明山森林公园也正式恢复开园,夏日寻一处觅凉地少不了这里。
在这里,你可以迎着清风“森”呼吸,欣赏满山的绿色,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魅力。丰富的植被,灵敏的小精灵和谐共生,为这片土地增添一份灵动。
走出了东明山森林公园,再走进长乐林场附近的「不是居·林」,无论晴雨,这里总有一份宁静的禅意。
疗愈系度假酒店,依山林之势起伏,生于林而隐于林,晴天可以尽情呼吸山野间的清新空气,雨天可以静静聆听大自然的和声。
避暑地“馆”够
夏日出行,得找一处清凉地,室内游玩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若是炎炎烈日,空调可是真正的“救命神器”!若是雨水缠绵,也不用感受淅淅沥沥的湿意。
民艺廊是一条临水的走廊,临着西溪,水就成了风景。这里的展品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珍品,都是些平常人的劳作成果,也许比作平凡生活的“遗珠”显得愈加浪漫。(6月21日~7月28日,是“漫长的花期-古花器展售”,可前往小红书“民艺廊的小伙伴”提前预约参观。)
如果说民艺廊是民间的艺术,是生活的浪漫,那么良渚博物院则更广博盛大。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
这里展示了良渚遗址的考古成果和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余杭的文脉遍布了这片土地的角角落落,走向乡村,也有许多博物馆的身影。杭州农历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座农历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
杭州农历博物馆面积共2200多平方米,长期免费向社会开放。基本展陈以农历文化为主线,展出了自唐代到民国的300多件藏品。
不同季节的余杭有着不同的风景,而在夏日时分,不管是烟雨或是烈日,总有一处宝藏地值得你的打卡。
来源:余杭文旅、东明山森林公园、民艺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