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剧组同时取景拍摄!微短剧的风,吹到建德啦
“好看又上头”“为一部剧,赴一座城”……
微短剧的风,吹到建德啦!近日,298名大学生走进建德取景,拍摄24部微短剧,一部纪录短片。
“微短剧+文旅”,为建德带来新活力
在广电总局的引领下,“播出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新风尚,正悄然成为“微短剧+文旅”的完美结合。
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的学生们走进严州古城、大慈岩、新叶古村等地取景,并根据建德的人文历史进行前期的剧本创作,通过创作接地气、有网感的多元题材微短剧,让观众感受建德的靓丽风光和文化魅力。
在某种意义上,文旅微短剧被认为是“影视+文旅”模式的“轻量版”,在城市文旅宣传上具有快速放大旅游目的地特质的优势。在当前文旅融合大背景下,作为当前特别活跃的微短剧,与火爆的旅游市场的深度融合,既给予了微短剧更多的创作机遇和空间,也为火热的文化旅游市场添上一把柴。
浙江传媒影业艺术总监叶青林说,这次学校的创作营来到建德,与市旅投公司做一个深度的合作,让学生们的创作与建德文旅紧密结合,因此他们在对学生们创作的剧本作前期评选的时候,就把是否能将建德文旅资源有机融合作为评分的重要标准之一。
比如说前期剧本评选中,颇受好评的《少爷,该做题了》,讲述的是一位屡次考试失败的青年穿越到北宋,摇身一变成为北宋小少爷的他打算用自己的现代知识一展抱负,在这过程中结识了范仲淹、欧阳修等一众历史书中的人物,也逐渐明白学习与考试的目的。该剧通过当下年轻人对考公、考编的思考,回溯到当年范仲淹在梅城创办龙山书院的目的。
《大侠李二狗》运用武侠元素,展现大慈岩江南悬空寺的奇妙风光;还有《斑斓的河流》,则是结合了梅城的红色文化、古城保护和非遗文化虾灯等建德特色文化元素。
题材丰富、视角多元,这些由华策电影学院学生们创作的微短剧深度挖掘探寻剧本和建德的连接点,为建德量身定制特色“旅游宣传片”,将吸引着观众“为一部剧,赴一座城”。
“这里的场景完美得让人意外”
建德蕴含着深厚悠远的文化底蕴,更不乏生态旅游的天然DNA,拥有新安江的17℃“清凉世界”,“山青、水清、史悠、境幽”的七里扬帆,“悬妙山水间”的大慈岩江南悬空寺……
近年来建德积极布局文化直播、短视频等新兴赛道,打造三江口短视频拍摄基地,挖掘更多建德的文与景融入短视频、微短剧,把人流引进来,让消费热起来。
叶青林表示,因为建德丰富的文旅资源,让同学们可以选取的素材很多,取景也特别方便。不论是拍古代的、现代的、玄幻的、还是武侠的,可以不需要花多少功夫置景,就能达到剧本里理想中的场景。在梅城镇拍摄《少爷,该做题了》的导演关天阳表示,这里的场景完美得让他意外,现场只需要更改一下陈设,就能够达到心目中的样子。
目前这些在建德取景拍摄的微短剧已经全部杀青,进入后期制作阶段,计划7月下旬开始陆续在爱奇艺、优酷、腾讯抖音等平台发布。
来源:建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