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解码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钱氏家训》”
杭州在五代十国时期富甲东南,被称为东南第一州。而杭州的繁华离不开吴越钱王的功劳,吴越国秉持保境安民的国策,开启杭州千年古都的序幕。
钱氏家族自吴越钱王开始更是人才辈出,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为什么钱氏家族能兴旺发达至今呢?答案就在《钱氏家训》中。
《钱氏家训》由钱文选在1924年根据八训和武肃王遗训整理归纳而成,在被列为首个省级非遗之后,又在2021年被列为首个家训类的国家级非遗。
全文共544个字,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篇章,由小及大、层层递进地教导子孙后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个人篇是为人处世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言行举止要对得起道德良知,要时刻牢记老祖宗的教诲。
圣贤的教诲具体是指曾子的三省和程子的四箴。
“临财不可不廉介。”面对财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莫贪外来财,多看自己心。
“处事不可不决断, 存心不可不宽厚。”处事要果断,有行动力,为人要宅心仁厚。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构成的细胞,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家庭篇的主旨大意就是要管好身边人,尤其是家人。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无论时代和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家风,尤其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言行举止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在家庭关系中讲究“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家训中提到的婚嫁观“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对现在也有指导意义,以人品而非金钱作为首要考量标准。
社会篇是在个人、家庭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篇章说的就是要有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
“信交朋友,普惠相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这几句说的都是要乐善好施,这跟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息息相关。
国家篇是站位最高、立意最深远的,更多的是对领导干部提出要求。其中最精华的莫过于这句“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更谋之。”
《钱氏家训》不只是其家族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无价瑰宝。
2021年,《钱氏家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水韵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