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千年
吴越国文物

【临安博物馆馆藏】越窑青瓷褐彩云纹熏炉

越窑青瓷褐彩云纹熏炉.jpg


通高66厘米,口径40.3厘米,底径41厘米


越窑青瓷褐彩云纹熏炉,1980年锦城街道西墅村唐天复元年(901)水丘氏墓出土。


熏炉由盖、炉、座三部分组合而成。盖为盔形,长颈托盘承纽、纽作含苞欲放的荷花状,花心中空。盖身阴线弦纹两周将装饰分成三组,上组镂三层间隔排列的三十六个蝙蝠状的花孔和七朵莲花褐彩云纹,中组和下组分别用褐彩绘六组不同形态的云纹。炉身直口,宽平折沿,筒腹平底。折沿满绘十八组莲花。炉身阴线三周,上下各绘五组云纹。平底外缘置等距五虎首兽足,虎首露齿吊眼,面目凶狞,额上还阴刻正楷“王”字。底座为环状须弥座形,宽平折沿,底圈外撇,圈壁镂八个等距壸门,壸门之间绘褐彩云纹,壸门边沿绘褐彩。


1995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将熏炉定为国宝级文物。


熏炉通体施釉,器盖釉色青翠。熏炉胎色灰白,胎质细腻、坚致,青翠的器盖是三部分中呈色和烧造工艺最佳的。该器体硕大,器形规整,工艺集镂与釉下彩绘于一体,精细至美,以荷莲与如意云纹为主题,构思精妙,宏伟的气度和典雅的造型,堪称唐代越窑青瓷工艺的巅顶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