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扇子上的指尖功夫,这绝活无法忘记

中【04.15-04.19】扇子上的指尖功夫,这绝活无法忘记.webp_副本.jpg


一柄礼扇,两种画面,清风袭来,暗香浮动。


野棠花落时,就该为纳凉做准备了,和我们一起走进跨越三个世纪,历经一百多年风雨的“王星记扇”,寻找“摇风”“凉友”。


自古以来,扇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下不解之缘,于是人们在扇上下了诸多功夫,扇柄扇骨上有雕工,扇面正反上加书画,使之愈加赏心悦目。


清光绪元年(1875年),世居杭州的王星斋一家,便以制扇工艺为家传,王星斋夫妇自设作坊制扇,以选料优、制作精赢得顾客青睐,自此杭州王星记扇庄携手“杭扇”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现如今,我们去到拱墅区长板巷118号,会发现王星记扇庄已然在历史的沉淀中,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2010年王星记依托非遗资源创建了全国首个中华老字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建设园区的过程中,王星记坚持文化、创业、环境的融合,从外墙建筑到室内装修,从生产场所到产品陈列,大力彰显扇文化特色,营造技艺传承、创新发展的环境氛围,并实现功能综合化,突出基地既是生产演绎场所又是参观旅游的景点、既是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又是传统文化交流的平台的旅游主题产品特色。


可别小瞧这栋建筑,因为在里面还藏着一处杭州市级第一批乡村(社区)博物馆——王星记扇博物馆。


王星记扇博物馆全馆面积约在2000平方米左右,分为历史博物馆和精品博物馆两个主题展区。历史博物馆分为扇史区、扇艺区,主要介绍扇的历史起源和扇的传统文化;精品博物馆分为精品区和墨韵瑰宝区,主要介绍各种精品扇子、大师作品,精雕细琢,无上精美,叹为观止。


博物馆中,展出品类约有15个大类,400多个品种,其中以黑纸扇和檀香扇最负盛名。


黑纸扇既可拂暑取凉,又可遮阳蔽雨,可称“半把雨伞”。其扇面采用临安于潜桑皮纸,诸暨柿漆,福建建煤,经过大小86道工序精制而成,工艺精湛,风格别具。而檀香扇则采用工艺技术难度极高的拉花、烫花、画花“三花”工艺,制作精巧雅致。


集聚了杭州特有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融入了亚运竞技勇立潮头的气质,王星记扇博物馆还不时展出以2022杭州亚运会为创作主题的精美扇品。


在这其中,要说别具一格,当属被评为镇馆之宝的《莲韵》。作品精选乌木原木为原料,具有天然花纹,色泽纯正,兼具木的神韵与石的质感;造型别致,采用镂、刻、雕等多种工艺技法,整个画面素材丰富、线条流畅、错落有致、虚实结合,极具动感。扇子采用双面异彩的艺术形式,技艺精湛,独具匠心。正面采用传统纯手工工笔彩绘而成。笔法细腻,着色艳丽,层层渲染,富丽堂皇。尽显精微的写实绘画特色,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背面采用传统纯手工工笔金粉绘画技艺,将扇面装饰得华丽精致,具有层次感与立体感,风骨俱佳。


王星记博物馆至今共收藏了上千件的藏品,其中明清时期的30余件,民国时期的200余件。


博物馆内除了展示区域,还有体验区和文创区,来到博物馆的伙伴可以从指尖探索技艺的精妙,也可以将这份技艺文化带到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自己也成为“传承者”。


作为中华老字号,王星记不断向国内外游客积极弘扬中国传统非遗工匠精神,传播“扇艺中国•礼善世界”的中国千年扇文化。


方寸之间,尽是烟火。运河之畔,尽是文脉。


这个夏天,欢迎来到拱墅区乡村(社区)博物馆——“王星记扇博物馆”。


地址:拱墅区长板巷118号

电话:0571-88376201,王老师

出行方式:地铁3号线潮王路站B出口50米;公交65路东粮泊巷站440米处

探馆方式:可通过“杭城迹忆”或“王星记”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体验参观,参观体验约需半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