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在杭州,与特别的“她”相遇!

中【03.11-03.15】在杭州,与特别的“她”相遇!_副本.jpg


在杭州这座柔情似水的江南水乡,曾经涌现过许多不同的“奇女子”,他们或坚毅勇敢,或温柔风雅。在杭州,以不同的姿态活出了属于自己的样子,也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别样的风华。


在天气晴好的周末,去瞧一瞧这如水的城,这如花的人儿……


01李清照 | 柳浪闻莺


李清照,这位中国词坛上最杰出的女词人,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一直作为山东籍的文人载入史册。可是李清照曾经在杭州居住二十多年,直至终老。柳浪闻莺旁的古清波门,历史上曾是诗人墨客及书画家的寓居之地,宋代“婉约词宗”李清照在杭州时,就在此居住。


2002年,有关部门根据李清照曾在杭州西湖清波门一带居住过的记载,在柳浪闻莺公园内,择地于水杉林的小溪边,建造了清照亭。亭柱楹联云:玉润珠圆文苑长兴易安体,山明水秀词魂永客武林春。


清照亭为一四柱四方单檐歇山顶玲珑仿木亭,临近小池,茅草覆顶,简朴古雅,与它前面的竹篱笆、后侧一半围墙,以及周围杉林小溪相映成趣,成为一道悠然小景。


如今春日气息一日浓过一日,可以在清照亭感受李清照漂泊的一生,也可以在柳浪闻莺,瞧柳形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像少女浣纱,称“浣纱柳”……观赏者漫步于柳浪闻莺公园内,听柳林中的莺鸟鸣啼,能强烈地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机。


柳浪闻莺地址:杭州市上城区南山路87号(清照亭位于柳浪闻莺公园内)


02秋瑾 | 孤山


在杭州留下痕迹的女性,并不都是“结着愁怨的丁香”,她们还有某种高格的风骨。“鉴湖女侠”秋瑾来到了西湖。“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当她为了寻求真理就义后,因其生前有“埋骨西泠”的愿望,经再三辗转,由好友吴芝瑛与徐自华将其遗体安葬在西泠桥畔。


如今走过孤山的西泠桥畔,还能看到秋瑾的立像。她头梳髻,上穿大襟唐装,下着百褶散裙,左手按腰右手按剑,眼望西湖,依旧气宇轩昂。


在杭州,秋瑾墓已成为人们瞻仰、纪念这位伟大的巾帼英雄的重要场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秋瑾是一位时代先行者,她这种敢为天下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值得每一个时代中的每一个人学习和铭记。


瞻仰了革命烈士,再去瞧一瞧这“孤山不孤”的山峦,“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孤山虽不高,却是观赏西湖景色绝佳之地。因处于西湖的里湖和外湖之间,故名孤山。孤山海拔38米,是西湖群山里最低的山,也是湖中最大且唯一的天然岛屿。这里有名人墓地、有西泠印社、有博物馆、有风景……值得在春日里细细寻觅。


孤山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孤山北路3号(秋瑾墓位于杭州市孤山西泠桥畔)


03林徽因 | 蔡官巷


100多年前的1904年,林徽因在杭城蔡官巷的老宅出生。“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是才情与美貌的最好象征。她从杭州出发,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考察古建筑,是中国建筑学科奠基人之一。


才女的童年,藏在杭州市井中。今天的蔡官巷是上城区的一条小巷,清波街道在小巷白墙上,印着林徽因“新女性”等言论。周围是住宅区,十分清净,往东可以眺望吴山顶上的城隍阁,往北100米是河坊街步行街,往西200米是西湖边的南山路。100年前,林徽因在这度过童年,由姑姑教育读书,跟表姐妹一起学习,直到8岁跟随回国的父亲去上海。


林徽因的一生都在为中国古建筑的保存和修复奋斗,不知她是否料到自己的故居也会被后人追寻。在这些市肆交错的坊巷里,流淌着江南的迷人气质,也沉淀着历史的文化精髓。


离开杭州后的林徽因,跟随父亲先后去了上海、北京、欧洲读书、游历。1934年,30岁的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再次来到杭州,商讨重修六和塔事宜。梁思成、林徽因在杭州呆了十天,主要做现场勘探和测绘。六和塔里的每一个斗拱,他们都一一量过,再用这个尺寸、用材和《营造法式》对比。最终他们得出结论:现存七层砖砌塔身的形制、用材、体例、浮雕图案都符合《营造法式》里的规制,为南宋原物。


蔡官巷地址:杭州市上城区蔡官巷

六和塔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之江路16号


04陈端生 | 勾山樵舍


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正门的对面有一处被石砌高墙屏护的院落。院内的小山坡叫勾山,院旁有条小巷叫勾山里,大门门楣上题有“勾山樵舍”,这里就是著名的勾山樵舍遗址,即清代著名学者陈兆仑的旧居,也是清代著名女弹词家陈端生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清乾隆十六年(1751),一个女孩在勾山樵舍出生,取名陈端生。她的祖父是陈兆仑,父母也都能诗会文,这个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女孩,从小受家庭文化熏陶和秀丽湖山浸染,满腹诗书,一身才情。陈端生18岁时,开始创作七言排律叙事诗(即长篇弹词)《再生缘》,历时16年,完成17卷,共60万字,其间家庭连遭变故,带着不尽的期盼和无奈离开人世之时,还不过半百,只留下《再生缘》中女主人公未解的命运之谜。


郭沫若将《再生缘》与《红楼梦》并称为“南缘北梦”,给予此书极高的评价。1961年,郭沫若先生曾特意来探寻“勾山樵舍”并赋诗:“莺归余柳浪,雁过胜松风。樵舍勾山在,伊人不可逢。”陈端生一生短暂而悲愤,但又因一书而精彩无比,她既有女子的温柔与情怀,亦有不让须眉的才情与志向。陈端生的那种自强自立自尊自爱的精神,敢于抨击封建思想的勇气,即便在现今社会,也可以说是女子的典范。


陈寅恪先生在他的《论〈再生缘〉》中说:“端生此等自由及自尊即独立之思想,在当日及其后百余年间,俱足惊世骇俗,自为一般人所非议。”


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雨,斯人已逝,勾山仍在,樵舍早已不存,现在的两层青砖小楼为民国初期所建。该建筑为砖结构,坡屋顶,外墙为青砖。整个建筑注重增加木质材料运用,增加人文气息并呼应“樵”字。立面上增大开窗面积,引景入室。2013年,勾山樵舍遗址被列入杭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勾山樵舍地址:杭州市上城区河坊街556号(西湖柳浪闻莺公园正门对面)


05孙晓梅 | 龙门古镇


孙晓梅烈士纪念馆位于龙门古镇景区内,馆内陈列着她的铜像、生活用具、书信手稿、事迹展板等,还原了少年时期的孙晓梅在龙门学习生活的场景,展现了孙晓梅从一个有志少年到信仰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成长历程。


孙晓梅烈士纪念馆同时也是孙晓梅的故居,是她从小学习生活的地方,孙晓梅从小就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一直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大业洒热血,她从小饱读诗书,反对旧礼教,接受新思想,以前叫孙晓蛮,后来她为自己取名晓梅,展现了她对“借墙脚梅,济苍生渴”此类高尚人格的向往。


孙晓梅成长的地方是龙门古镇,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奇异,赞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也因此得名。


靠山贴水的环境赋予龙门古镇骨子里的幽静。桥是青石板桥,路是鹅卵石路,一座座厅堂墙檐相连、房廊纵横,祠堂、古塔、石桥、牌楼等古建筑还保留着旧时模样。


龙门古镇地址: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孙晓梅烈士纪念馆位于龙门古镇内)


来源:杭州文广旅游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