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晨经济:探访灵隐寺,一览飞来峰

中【01.29-02.02】晨经济:探访灵隐寺,一览飞来峰_副本.jpg


新年伊始,去灵隐寺祈福是杭州人约定俗成的传统文化活动,每日四点至六点,已有许多市民游客排队进寺,为自己和家人祈愿平安幸福,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01灵隐寺


禅声悠扬,缕缕僧衣,幽幽禅香从西湖的西北面盘绕着升空。灵隐寺,作为杭州西湖必游的三大景点之一,一直深受广大游客和香客的敬重和喜欢。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由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开山建寺,他认为飞来峰是“仙灵所隐”之地,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到了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新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宋宁宗嘉定年间,灵隐寺更进一步,成为了江南禅宗“五山”之一。


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筹资重建,将灵隐寺规模扩大跃居“东南之冠”。之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被赐名 “云林禅寺”。


如今的灵隐寺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其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寺内有五座大殿,分别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楼和华严殿,其中华严殿是灵隐寺的最高建筑,殿内供奉着如来、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是祈福热门地点。


每每清晨之际,许多老杭州人背着黄色的烧香包,拾级而上,听着渺渺梵音,不由驻足暗祈国泰民安,家事谐顺。


礼佛完后,去灵隐寺的素面馆“十方苑”吃一顿斋饭,在法物流通处可求得十八籽手串,这才算整个礼佛行程的结束。


灵隐寺附近有一座著名的飞来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峰顶视野开阔,是观赏灵隐寺全景的绝佳位置。


02飞来峰


在杭州,这座拥有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石窟造像群的文化宝库,是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递出的史料信息丰富又密集——从五代到明代,400余尊造像,年份最久的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它还是历朝历代名人雅士的“留言板”,官方公布的飞来峰题刻就有180多处,而实际上,还有更多未被史记录的。不经意间哪块石头上,可能就镌刻着传世书法名作。


飞来峰景区,又名灵鹫峰,海拔168米,由于这里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了许多神奇的洞壑,比如龙泓洞、玉乳洞、射旭洞、呼猿洞等,洞洞相连,极富传奇色彩。


在它的东南侧,一个最大的洞,叫“青林洞”。进飞来峰景区大门,不到理公之塔,左转沿着林中小径很快就能找到洞入口。因洞口形似虎嘴,以前也称为“老虎洞”或“金光洞”。


洞中,有块大岩石像一张床,被称为“济公床”,相传当年济公在灵隐寺出家时,常到这里来睡觉。


这张“济公床”上还刻有“十八罗汉”造像。目前中国最早的有记载十八罗汉的是位于西湖烟霞洞(953年),这里的十八罗汉与前者相差100多年。18尊罗汉像是坐在游龙身上,形成了腾云驾雾的趣味。


与青林洞相连的,是玉乳洞。从前洞中栖息着许多蝙蝠,洞顶又呈蝙蝠状,又叫“蝙蝠洞”。玉乳洞洞前,有一块岩石平台,称为“翻经台”。相传,南北朝诗人谢灵运曾在这里翻阅过经书。


玉乳洞的邻居,是龙泓洞。在飞来峰诸洞中,数它的名气最大。著名的“一线天”景观,就在龙泓洞内,因天气原因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那道穿过石缝的光亮,所以很多人都会驻足观赏。洞外的崖壁上布满了佛像石刻,较低处,可以看到“白马驮经”的宋代石刻。


沿着飞来峰山间石道继续爬山,一路无石不奇,无树不古,秀丽绝伦,有着别样的山峰奇景,能真切感受到蕴藏在西湖山水之间的丰厚的历史文化韵味。待到了飞来峰山顶,有块大石头,上面写着“飞来峰顶”四个大字,喜欢拍照的小伙伴,可以合个影,当作征服飞来峰山顶的象征!


来源:杭州会奖旅游、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