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从全国各地赶来!现场爆满!富阳,获高度好评

10月30日晚,由富阳越剧艺术传习院创排的大型原创越剧《富春长歌》,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入选展演优秀剧目,在上海宛平剧院如约亮相,演出大获成功,现场观众反响热烈。


上海文艺界专家们对越剧《富春长歌》的创排更是给予高度认可,认为由区县级院团创作的剧目,其舞台呈现达到了省级乃至国家级院团的综合水准。


《富春长歌》由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体局监制,杭州富阳越剧艺术传习院出品创演。该剧创编团队大咖云集:由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得主罗周任剧本架构,中国戏剧“文华导演奖”“梅花奖“得主翁国生担纲总导演,“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得主俞思含编剧,富阳籍越剧名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陈书君担任艺术顾问。


观众反响热烈 意犹未尽


当晚剧场内两层的观众席全部满座,来自全国各地的戏迷观众、上海文艺界专家、上海众多著名高等院校师生共同观看了越剧《富春长歌》在上海的首演。伴随着剧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剧中演员的倾情表演,现场不时响起如雷般的掌声。


剧目特邀杭州越剧传习院尹派小生吴素飞领衔主演黄公望,杭州富阳越剧艺术传习院优秀演员潘佩芽、冯轶辉、汪华儿、王利琴、周珍兰、张莎莎等饰演赵孟頫、江忆侬、郑樗、管道升、章闾、碧珠等重要角色,在舞台上相互配合、唱念做舞,跌摔滚爬,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表演特色。


作为主演之一的富阳越剧艺术传习院院长汪华儿回忆起现场演出情景,还很是激动,她告诉记者,当主演吴素飞最后长达五分多钟的咏叹唱段一气呵成唱完后,其响彻剧场上空的嘹亮嗓音获得了现场观众长久热烈的掌声。


上海资深越剧戏迷耿慧明看后兴奋地说,“全程135分钟的越剧《富春长歌》演出,我没有掏出手机看一次,能让我全身心融入该剧中,对我来说这部剧就是成功的。”她还说,这部戏前后三道无缝纱投影画幕的巧思设置,是最让她赞叹的,导演精心构想的这一新颖舞台展现方式,既不影响场景转换时演员的表演,又能够快速地呈现更多的秀丽景色。在后几幕,江忆侬、赵孟頫和黄公望在前后幕布之间心灵对话,更是连接了现实与虚幻,让黄公望解开了心结,完成了辉煌的《富春山居图》。


此外,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等众多著名高校的师生超百余人在30晚上共同欣赏了《富春长歌》的演出,并在演出结束后和演职人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复旦大学学子们表示,《富春长歌》以戏剧的形态来演绎绘画、历史,全剧的剧本、舞美、唱腔、表演等皆精美动人,这样创新的形式,开拓了戏剧创作的新空间,对他们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人来说有很大的启发。


“一支枯笔,几度起落。绘悲欢,画离合,浮生须臾,山水朗阔”,伴随着动情又富有哲思的主题曲回响,全体主创和主演们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一次次谢幕。


上海文艺界专家好评如潮


演出结束后,在宛平剧院召开了上海文艺界专家座谈会,大家对越剧《富春长歌》的创排给予了高度评价。


上海京剧院著名裘派花脸、“梅花奖”“白玉兰主角奖”得主唐元才先生看了《富春长歌》后非常兴奋,“这是一部原创越剧的佳作和力作,必将成为浙江富阳地标性的传世之作。”他分析说,该剧剧本基础非常好,故事主线清晰顺畅,让人真实可信,在导演的精心指导策划下,无论是主演、主配还是群众演员,都细腻地演绎出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舞台风貌。


“整台演出体现出了一个省级院团乃至国家级院团的风貌和艺术水准,特别是主演吴素飞的表演,松弛自然,文戏武唱,人物塑造上非常有潜力,老年黄公望的戏演的特别沉稳有深度。”唐元才说,剧中的唱腔设计和音乐配器也设计制作的非常顺耳好听。同时该剧的舞美灯光、服装人物造型以及多媒体设计的动态画面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美不胜收,令人看了赞叹不已。


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著名戏剧评论家荣广润先生评价说:“这个戏一点都不像是一个区级戏曲剧团所展现的舞台气象,特别大气、精致。看得出来翁导下了很大的功夫。”他认为,《富春长歌》非常符合黄公望这个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在整部戏的舞台呈现中,凸显了黄公望“青山绿水入怀来,万千俗念全消散”的精神面貌,同时通过精美的舞台景观展现了很鲜明、很唯美的中国式诗情画意,将历史名画《富春山居图》立体地展现在舞台上。


“这是一台能传得下去、演得开去的好戏,我对这部戏的前景充满更深的期待。”原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著名戏剧美学家戴平教授说,这是一台能打动现代观众心弦的好戏,除了演员们的唱念做打都很具艺术爆发力外,戏曲艺术的载歌载舞在剧中运用的非常恰当和舒服。特别是三道舞美的多媒体动态投影也非常融洽地呈现了富春山水的秀美和奇幻,体现了戏中有画、画中有戏的精彩巧妙。


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著名舞台美术设计家韩生教授说:“运用富春江畔的江南越剧来创排极具中国人文意蕴的名画《富春山居图》,讲述历史名人黄公望的故事,非常有想法。”


在一片赞誉声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明厚则建议说,这部戏在几易其稿,潜心修编后二度和三度的舞台呈现已经很不错了,但他觉得“还不够”,还可以细磨调整,所谓“好戏就是十年磨一剑”,期待《富春长歌》不仅属于富阳,更属于中国,在精修中努力讲好这部戏里的中国故事、富阳故事,使这部原创越剧感动更多的看戏人,成为浙江文旅演出的真正金字文化品牌。


“我们创排这部戏不仅是为了打造剧团的精品剧目,也是打造富阳地方文化品牌、助力文旅深度融合的一次努力尝试,未来剧院还将谋划打造在富春江畔实景演出的旅游版本《富春长歌》。”汪华儿表示,此次越剧《富春长歌》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成功亮相后,将在富阳本地演出,后续剧组将继续对该剧进行深度打磨,同时铺开该剧在浙江省内的基层巡演,并力争在往后的全国重要艺术节展演和各大城市巡演中,让更多的人知道富阳富春江,知道绘画大师黄公望,知道相隔海峡两岸的世界名画《富春山居图》。


来源:富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