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武林夜市,诉说着一个个动人故事

如果说白天,你观赏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礞雨亦奇”的湖景,或者是领略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情致;那么夜晚,武林夜市则是你一定要打卡的好去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武林夜市开启了流光溢彩的生命节律,带你走进一个个美妙的“武林故事”。


武林夜市位于武林路步行街及龙游路,南起教场路,北至凤起路,东邻武林路、西至环城西路,全长700余米,共有经营摊位近400个,日均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夜市经营业态以非遗项目、传统工艺、文化创意为主,辅以日用百货、儿童益智、休闲娱乐、美甲护手、食品小吃等。


武林夜市自2013年正式开街以来,以人气聚市、特色立市、文化兴市,为市民游客创造良好的休闲消费环境,为商户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并匹配城市的文旅属性,串连周边文化景点,打造文旅商融合的景区式夜经济集聚区,呈现“烟火武林,匠心夜市”的市井风情,成为城市不可缺席的一道风景。


在这里,历史以凝固的建筑讲故事


若榴花屋

位于龙游路15号,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的故居,建于上世纪20年代,砖木结构,屋顶直立的烟囱和突出的门呈楼裙样式,具英式乡间别墅风格。房顶直立的烟囱和屋前突出的门楼群样式显示出西式房屋的格局。房子的取材是简朴而牢固的青砖,小园里种着几棵火红的石榴树,石榴花盛开的时候,衬得房子十分雅致。


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以近千件实物和图片详尽介绍了我国传统织锦两千余年发展历史,当然也展现了都锦生织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共分陈列室、原料准备工场、织锦织造工场和产品展示展卖厅四大展区,同时还在展区之间配有专门介绍蚕桑知识的名桑园,内植中国五大名桑。都锦生,最初是一个人名,进而是一个厂名,随之又特指一种工艺品。作为国内首家织锦专题博物馆,它已成为杭州丝绸的标志之一。


梅鹤堂

位于临安里,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的后人林鹤堂所建。林逋隐居于西湖孤山,喜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所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千古传世名句。梅鹤堂紧挨着喧闹的武林夜市,带有格调的幽静,一动一静,极有味道。清水砖墙、马鞍山墙,江南韵味十足的梅鹤堂并不是一幢建筑,而是联排式建筑群,包含临安里4、5、8、9、11、12、14号、教场路2-11号,走进小合院,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民国风。


在这里,每个摊位都有自己的故事


杭州面鬼儿

曹志林,脸谱画师、“拱墅工匠”。在曹志林的记忆里,外公的扎纸手艺给他的孩提时代带来许多快乐,也是他们家庭那段苦寒日子里的一抹阳光。


扎纸,也叫扎纸人。旧时习俗:祭拜先人,家家户户都要烧纸人,算是众多祭品当中的一种,祭品店里都有卖。扎纸人,是用薄薄的桃花纸一层层粘糊起一个人偶形状,晾干涮白后再在人偶脸上画形态各异的图形,诸如神灵之类,意在辟邪驱魔。外公的扎纸手艺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一颗艺术的种子,为他未来的人生道路打开一扇窥探艺术的小小窗门。


高中毕业,曹志林顶替母亲进入杭州瓷厂,并考进浙江省美术工艺学校深造。曹志林的脸谱工艺画,采用丙烯为颜料,色彩明艳,线条流畅,造型极尽夸张之能,吸收了北方脸谱画鲜艳明快的表现手法,同时又有江南艺术细腻柔媚的特点。2020年,曹志林的“杭州面鬼儿”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瓷刻传人

袁利华,在晶莹光洁的瓷盘上,飞笔走刀,镂书刻画,制成一件精美绝伦巧夺天功的工艺品。他是非遗项目“泗安瓷刻”袁氏家族第五代传人。袁家瓷刻经过百年传承,从最初的线条构图原始简单,手法以平刻为主,逐渐发展为点面结合刻出虚实、远近、浓淡、深浅的立体效果,运刀手法日趋丰富复杂。 到了袁利华手里,他汲取国画、素描、写生、油画、水粉等不同风格的绘画技艺,以及篆书、甲骨文、金石文等书法技艺的养分,冶于一炉,融为一体,创作的作品古朴典雅,别具神韵。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袁家瓷刻在袁利华手里,才真正发生了华丽蜕变,以纯粹的艺术品身份登堂入室。他的作品参加了钓鱼台国宾馆的民间工艺品展出,参加了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全国美术工艺展,深受国际友人的青睐。


晓晓绳编

在武林夜市,“晓晓绳编”是一枚耀眼的传统艺术文化符号。晓晓绳编的掌门人刘小庆,从事绳编工艺十多年,致力于传统编绳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技法精妙,匠心独运。她不仅对传统技艺中的平结、双联结和蛇结手法娴熟,更是以多至20股的繁复编织技法驾驭自如。许多人就是冲着刘小庆的手艺来的。他们,有的拿着散落的几颗紫檀佛珠、有的是一块老玉、有的是孩子的银锁……每回,刘小庆都认真对待,用心琢磨创意,精心编织,将这些“碎片”般的物件,串连成完美的艺术品。


有男生拿来女孩的一束头发,刘小庆用红丝线把它们编成一个手链。“爱情手串”风靡一时。


一位浙江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拿来一枚铜钱。铜钱是最普通的现代工艺品,可是背后有一段情感故事。经过刘小庆创意编织,做成一个“同心结”,赋予它吉祥的蕴意和温馨的回忆,从而,让这段情感故事延续并升华着。


刘小庆的每件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有一份暖暖的温情在里面。


烟火气息、民俗风情、市井腔调、杭州味道,这是武林夜市最耀眼的底色。吹糖人、绘脸谱、拉皮影、烧玻璃,卖葱包烩儿、小钵头甜酒酿……什么地方还能看见这样的手艺表演,唯有武林夜市。


武林夜市敞开怀抱欢迎草根手艺人,正是这些靠着传承或者自学的手艺人创造着夜市的精彩和城市的风景。


它呈现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最杭州的历史记忆。


武林夜市日益成为广大市民和国内外游客购物消费平台的同时,也日益成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手工技艺培训和产品营销平台,以及大学生、转岗职工创业创新的平台,引领全体商户走上“共富之路”。


在这里,品牌让故事不断延续


【武林故事】的诞生是武林夜市品牌化运营的一个标志。


2018年起,武林夜市先后注册了抖音账号“尚品武林故事”、微信公众号“武林故事”、微信视频号“武林故事”。抖音“尚品武林故事”吸引粉丝13万余,微信公众号“武林故事”为每个摆摊商户书撰写创业故事,五年多来已经写了100余篇,微信视频号“武林故事”用镜头记录工匠的手工技艺。运用自媒体对夜市进行宣传扩散,并注册了“武林故事”商标,注册类目一共包含34个类别,设计了武林故事logo,从而使武林夜市进入品牌化运营时代。


目前,武林夜市拥有“武林故事”“遇见武林”“武林宝盒”“醉在武林”“邂逅武林”五个品牌,实施品牌化运营策略,以“武林故事”为主品牌带动小品牌并联通商户子品牌,形成产品矩阵,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和品牌效应。


瞄准文化旅游市场,武林故事品牌首先在杭州伴手礼上发力。2023年,以“武林故事”为品牌的茶叶、酒、糕点等系列产品及文创周边产品先后推出登场亮相,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其中,气泡酒系列产品一举登上浙江省文旅厅2024“浙派好礼”银牌榜。在第18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武林故事产品精彩亮相,为与会者所看好。


来源:运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