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文房瓷器:宋代文人书斋雅趣——夜听宋韵

书房是读书人的天地,是读书人生产精神产品的地方。书房也叫文房,在古代,人们讲究“室无瓷不雅”,尤其是文人的文房陈设,更追求瓷器内涵丰富和造型的精巧别致。宋代是中国陶瓷制造业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文人墨客案头的必备之物不止笔墨纸砚,还有各种别致的文房瓷器。有用来洗涤毛笔的笔洗、插放毛笔的笔屏、放置毛笔的笔筒、调整毛笔笔锋的笔掭、用于毛笔蘸水的水盂、铺平纸张的镇纸、写字时保护手腕的臂搁、磨墨时给砚台添水的砚滴以及瓷制的印泥盒等等,品种和样式非常丰富。


其中笔洗就有规则的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形状,也有充满自然情趣的鱼形、蛙形、荷叶形等仿生形状;笔架又称笔搁,山形笔架最常见,还有卧虎、盘龙等动物造型的笔架,读书人为了科举顺利,还会专门定制鲤鱼跃龙门的笔架用于科举。笔屏是书案上的一件艺术品,分笔插和屏风两部分,可以容纳多支毛笔,屏风的造型和花纹装饰也很独特,除了使用天然的大理石以外,还会选用绢帛自己写上座右铭,为书房增添了思想的色彩,营造学习氛围。


笔筒自古就有,是文人书写工具大结合。写大字的斗笔,写小楷用的紫毫,无论是简洁大方的直筒式样,还是中部收束的美人腰款,都能看到书房主人的书写喜好。宋代的学子启蒙时,家人往往会送一个口沿向外撇的撇口式笔筒,这种笔筒的样式传承自古代的礼器“觚”,希望家中学子未来能够学以致用,位及人臣。笔掭是文人写书信和抄录文章最常用的小助手,浅碟状尺寸较小,方便在书案上放置和使用。宋代最常见的是叶片形状的瓷笔掭,边缘有自然的弧度,能够很好地收蓄笔尖的多余墨汁。


砚滴又称水滴往往是一件小雅器,滴水入砚,用以磨墨。《陶雅》记载:“水丞,谓之水滴,又谓之蟾注”。1983年浙江省慈溪市彭东乡寺龙桥就出土了一件北宋时期越窑青瓷蟾蜍砚滴,一片莲叶形青瓷盘上,站着一只昂首张口的蟾蜍,双目圆瞪,背部隆起,略向后蹲,好像随时会一跃而起的样子。宋人喜欢蟾蜍形的砚滴,是希望能够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汉代的原始瓷水盂,也是蟾蜍形,东晋时期还有用瓷器烧制成的蟾蜍形砚台。


这些文房的工具的组合与搭配,往往体现了主人的审美情趣和学识。欧阳修在《试笔·学书为乐》中就对苏舜钦“笔砚精良,人生一乐。”的砚铭非常推崇,专门评论:“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


宋代文房瓷器兼顾了实用性和审美价值,在后世的传承中逐渐形成了“文房清供”的体系,如今我们将书桌案头的各种盆景、插花、时令水果、奇石、工艺品、古玩、精美文具都纳入这个范畴,无须刻意, 无须破费,有清雅情调的人,自有大情趣在。


来源:上城发布社科普及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