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底子到新潮流,湖滨步行街的“变变变”
解放路最西端的湖滨步行街,不管对杭州市民还是外地游客来说,都是杭州地标一样的存在。
湖滨步行街一边是世界闻名的西湖美景,另一边则是繁华的都市景象。无论是清晨的交谊舞、太极队,还是夜晚的情侣漫步、网红拍摄,湖滨步行街总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老底子的记忆
杭州最市中心的地方
对于许多老杭州人来说,湖滨步行街承载着太多难以割舍的记忆。在67岁的李军眼里,湖滨是她曾经的市井生活所在。
人们把一公园到六公园这片濒湖的开阔地带,叫做湖滨。
1983年李军嫁到杭州湖滨一带,还分到了一套两居室,后来女儿出生了,一家三口温馨自在。
两居室,40多平方米,虽然面积不大,但在当时,绝对可以让周围人艳羡了。要知道,20世纪八九十年代,湖滨地区由南往北排列有湖滨一弄至九弄,共九条东西向的弄堂。
弄堂里都是民居,住得很拥挤。“就这么比方,我跟你是住的面对面的居民,房子漏了,就一把雨伞,这一边搭着我们家,那边搭着你们家。”李军说,虽然居住环境拥挤,但这里却是当时最市中心的位置。
“买菜去龙翔桥农贸市场,日常针头线脑这些小百货去小吕宋,孩子生日了去海丰订块蛋糕,过年过节的衣服、鞋子则去解百买……”这些地名和记忆,构成了李军阿姨那些年最温馨的生活片段。
70岁的金英华,也是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他回忆起童年时在一公园游泳、玩耍的日子,那份纯真与快乐至今仍让他怀念。退休后,他选择回到湖滨,成为湖滨晴雨志愿者的一员,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
每逢节假日,西湖边的一道“最美人墙”便会和密集的人流一同,如约而至。
“以前体力好,我也是‘人墙’里的一员,现在不行了,我开始服务志愿者。”金英华现在成了上城区晴雨公益服务中心的后勤“大管家”,志愿者们的衣服、勋章、活动横幅,都由他负责发放和清洗。金英华说,要让自己这道“夕阳红”在湖滨步行街的上空变成一道“彩虹”。
21岁的湖滨步行街
背后经历了数次提升
时间回到2003年10月1日,湖滨路作为新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新看点,正式启用为特色步行街。
这条如今21岁的步行街,背后经过了几次整治提升。2005年6月25日,由于种种原因,湖滨路允许小型机动车通行。之后几年,由于车辆通行碾压,石条路面屡屡出现破损,进行多次维修。
2014年5月,湖滨路步行街进行整治,修补路面,修建隔离设施,为沿路的两个饭店辟出机动车便道,将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外移到东坡路等。
2014年6月3日,湖滨路正式恢复步行,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进入。
再后来,就是变化最大的2019年了。经过近5个月的封闭施工,步行街于当年的国庆前夕正式亮相,包含湖滨路、东坡路全线和平海路(湖滨路至延安路段),呈现一个“千”字形,旨在打造成为最时尚、最智慧、最人文的样板。
时尚潮流新地标
如今这里是个缤纷多元世界
如今,不少外地游客对湖滨步行街的印象,始于龙翔桥地铁站。
当你顺着拥挤的人流一点点从平海路出口踱步,百来米的出口,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当你终于走出地铁站,又会惊讶于外面露天街区的“人从众”。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问了,这里的“引流”秘籍在哪里?
2023年湖滨步行街人流量5369万人次。举办国际国内品牌的首发首秀首展近百场,无论是国际大牌还是国潮品牌,都纷纷在这里设立旗舰店或首店。记者从上城区文商旅集团了解到,湖滨步行街目前汇聚了1300余个国际、国潮品牌以及240余家首店、旗舰店。
今年4月,湖滨步行街区开出了杭州第一家24小时的女装店,1000平方米,上下两层,客群年龄主要分布在20-40岁之间,主理人张爽告诉记者,看中的就是湖滨的人流,“比如说其他的女装店,基本晚上也就关门了,但这里是湖滨,夜生活非常丰富。”同样看中这里时尚人流的,还有Bequeen story品牌主理人余潇潇。9月28日,Bequeen story在湖滨步行街东坡路上正式营业,在她看来,这里的最大特点就是时尚,“基本上整个杭州的时尚博主,或者是新锐的年轻人都会在这里,刚好和品牌的调性不谋而合。”
这里还是个二次元世界,22岁的大学生小徐和室友一起,拉着个箱子,刚结束晚上的活动。
她们cos的是一款名叫“光遇花环”的游戏。小徐说,作为coser,自己不用在乎别人的目光,反而是越多人注意到自己越开心,这意味着自己的角色能被更多人欣赏。
夜幕降临,四面八方的年轻人聚拢而来,情侣们手牵手漫步湖畔,网红博主在这里拍摄着创意视频,二次元coser则沉浸在角色中,与周围的潮流融为一体。
湖滨步行街,这条承载着老杭州人记忆和情感的街道,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见证了杭州的崛起与发展,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变化。
来源:上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