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古建筑:祥符桥
祥符桥,位于杭州市拱墅区祥符街道祥符社区祥符南街北,是一座石梁古桥。
关于祥符桥之名,一说是“寄语”,即以吉祥词命名,表达了百姓的某些美好愿望,这在桥名中倒也常见,如长福桥、长生桥、长寿桥等等;一说是以皇帝年号命名,取自北宋皇帝赵恒的第三个年号“大中祥符”。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就因此而得名。说来也巧,曾经的祥符桥两岸以梁姓居民居多,据当地人讲,他们的祖辈来自河南开封。
祥符桥始建年代不详。但在宋朝,桥就已存在。据南宋《咸淳临安志》记载:“祥符桥,在余杭塘调露乡。”万历《钱塘县志》记载的调露乡桥梁中也有祥符桥。史书中所谓的调露乡,即今祥符桥一带地区。
现存的祥符桥为明代建筑,根据桥梁上的文字显示,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重建。桥系5孔壁墩式石梁桥,长28米,宽3.6米,孔高5米。桥面铺条石,平台南北两侧原为斜坡,后浇筑水泥踏跺各15级。桥栏板正中为素面石板,其均为须弥座形式。平台望柱头雕饰石狮,其余望柱头雕饰覆莲。雕琢技法纯熟、形象生动,覆莲样式与南星桥遗留的宋代望柱头覆莲类似,与绍兴南宋古桥八字桥的望柱头覆莲相近,似为宋代原物。
祥符桥形制较大,结构典型,是研究古代梁桥建造技术的实物例证。2000年7月,祥符桥被公布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祥符桥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祥符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过去,祥符桥一带盛产荸荠、茨菇、茭白,既是种桑养蚕之名地,也出产过茶叶。这里河汊浜荡纵横交错,新开运河和宦塘河从中穿过。以祥符桥为中心的宦塘河两岸因此成为重要的商贸集镇,舟船来往不断,一片繁华景象。
如今,古老的祥符桥依旧横跨在宦塘河上静候你的到来。
来源:杭州党史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