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数字艺术大展上线 | 首站“文明圣地——良渚”重磅亮相!
5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正式上线,良渚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考古遗址,在上线仪式现场重磅亮相,并作为唯一代表在现场播放演示“良渚”场景短片。
同时,首站“文明圣地——良渚”数字艺术展已开发完成,可以下载“央博”APP进行观看和互动体验。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发端于何时、何地?”是中华儿女魂牵梦萦的问题。2002年,承载着百年考古梦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学者们筚路蓝缕、艰苦卓绝,拂起中华文明的神秘面纱。
探源文明,与时偕行。作为国家级的文化数字化工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应势而动,2023年1月21日正式上线后,首展重磅推出 “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
“何以文明”大展利用高精尖技术,构建移动化、全沉浸、交互式的“文明体验”空间。用户通过数字分身飞临“何以文明”岛,穿越古今,开启难忘的“寻根之旅”,亲身体会“中华何以五千年”的伟大辉煌!何以文明,何以不朽。
数字艺术大展亮点
01文化数字化!重点文明遗址复现
“何以文明”大展定位“两聚两新”。带领用户在“央博”数字平台的“何以文明”岛瞬间穿越,以中华文明巡礼的方式在“央博”数字平台探索,以自由探索的形式提供沉浸式体验,在古今穿越中以史鉴今!
“何以文明”大展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探源工程直接成果为核心,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转化工作树立时代标杆。
02 10处中华文明,100件精选文物
“崇龙尚玉”红山遗址、“文明圣地”良渚遗址、“玉华萌发”凌家滩遗址、“荆声玉振”石家河遗址、“礼出东方”焦家遗址、“最初中国”陶寺遗址、“王者圣城”石峁遗址、“华夏主脉”二里头遗址、“商邑翼翼”殷墟遗址、“古蜀之光”三星堆遗址10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考古遗址一一呈现,100件精选文物可观可赏,大展突破性地再现了距今5500-3500年的时空框架。
03全新交互方式,沉浸文明体验
在“央博”数字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全景虚拟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的魅力;也可以在古今时空自由穿梭,沉浸式云游体验文物所处年代的生活场景。
本次“何以文明”大展采用高精三维虚拟建模技术,在人物的毛发、服饰,文物、器物等模型与材质细节方面进行了还原。
场景内的每一位NPC均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他们的外貌、声音、动作真实再现了远古先民的神态,增强了用户的体验感。
沉浸式数字交互空间,为用户打造转动指尖即可体验的顶尖级场景。开放式云渲染引擎架构为多个文明遗址、后续场景中数字资产可以更新、维护、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时光影渲染技术采用了革命性的虚幻5引擎,应用了软硬结合的实时光照和软阴影等算法。
小到文物细节、肌肤纹理、四季变化、光照阴影;大到山川湖海、都城建构、群星夜空。这一次,以多元玩法开启沉浸式“寻根之旅”!
04线上联动线下,科技赋能传统博物馆
“央博”数字平台运用策展式理念,展示博物馆数字化成果。在运营中始终以“文化数字化成果展示”为导向,以策展理念落地线上+线下展览,有计划地推出月度、季度、年度主题展览。
“何以文明”大展聚合文博考古领域数字化成果,推动文物资源数字化进程,助力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倡导无损、可重复、可持续,高承载、低门槛,与时俱进、高效传播的新型利用方式。
05顶级专家顾问团队倾力助阵
“何以文明”大展力邀国内顶级专家顾问团队,确保展览的准确性及专业性。文化遗产类专家、考古类专家,打造“何以文明”大展豪华顾问阵容,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专业性指导。
“央博”数字平台开启的“何以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数字艺术大展”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成果进行数字化转化、展示。历史的脚步从未停止。新的时代,新的起点,不断深入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必将使5000年文明的足迹越来越清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聚起越来越强大的精神力量。
来源:良渚古城、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