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六部桥头看六部,多少沧桑烟雨中

中【05.29-06.02】六部桥头看六部,多少沧桑烟雨中.(改)docx_副本.png


钱塘多少少年人,孰识回头迹已陈。绿草地元无绿草,红尘天更不红尘。三茅观顶灯犹在,六部桥南塔顿新。试问众生诗得意,袈裟底下自由身。——【宋】《武林感旧又二首》


马可·波罗曾经说过:“行在(杭州),环城诸水,有石桥一万二千座,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华贵之城。”自古以来,杭州的桥依城而生。桥是文化符号,是一座城市的前生今世,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杭州有座桥名唤“六部桥”,它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太庙社区中河南段的水城门公园内,东面隔中河高架通六部桥直街,西连中山南路。


南宋历史的见证地——六部桥,始建于南宋,位于御街的东侧,隔御街与当时中央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办公的衙署相对,于是便有了“六部桥”这个俗称。据说,早朝的时候来不及吃早点的官员,会在六部桥旁的“丁香馄饨店”来上一碗馄饨;晚上加班回来的官员,会在边上的药局来一碗二陈汤安养元气。


然而,你肯定想象不出这座桥上曾经发生的事,竟加速了一个王朝的没落。


历朝历代都免不了权利的斗争,相传在六部桥上也发生过兵变,史称“六部桥兵变”。


韩侂胄是南宋的主战派,南宋光宗晚年,趁着光宗病重时,韩侂胄策划了禅位光宗次子赵扩为宁宗的事件,并请宪圣吴太后垂帘。太后封韩侂胄为平原郡王,在左右丞相之上,总领三省大权。因其权力过大,招致主和派宰执史弥远的嫉恨,吴太后病逝后,宫中杨后当权。韩曾反对立杨为后,于是杨后怀恨在心,史弥远在杨后的支持下乘机发动政变。他们秘密派遣心腹伏兵于六部桥两侧,乘韩侂胄上朝路过六部桥时发动突然袭击,用铁鞭打死了他。韩侂胄的人头被装在木匣内送往金营,以示当权者苟和的决心。此后,史弥远又拥立理宗皇帝,滥用权力,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南宋灭亡后,六部桥不见了往日熙熙攘攘的景象。据《杭州府志》记载,六部桥元代被称为通惠桥,明代被称为锦云桥,清代复称六部桥至今。


如今,这座古老的石拱桥,早已是青草拾阶,尽管曾经被毁、重建多次,但它始终保持着拱形古桥的原貌。


六部桥,是一段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一个朝代繁荣到落寞的变迁,见证了峥嵘的烽火岁月,浓缩了我们这一代未曾经历的历史,蕴含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艺,寄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记忆。承继于历史沉蕴的六部桥,光影灼灼。


来源:上城发布、上城区社科联、华语之声联合出品《尚书房·社科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