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杭州教育遗存: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舍旧址

中【04.24-04.28】杭州教育遗存: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舍旧址_副本.jpg


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舍旧址位于上城区小营街道大学路社区大学路102号。浙江图书馆前身为浙江藏书楼,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宣统元年(1909)扩建为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舍为其总馆,遵曾任浙江都督的汤寿潜(蛰仙)遗嘱捐资建造。民国17年(1928)2月动工,民国20年(1931)3月竣工,次年9月正式开放使用。


大学路馆舍占地17.13亩,建筑面积为2683.96平方米,是一幢二层仿西方古典柱式的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工”字形,部分有地下室,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一、二层中间均为大厅,左右翼和后面是阅览室和书库,内部功能分区明确。立面采用典型的古典主义纵横三段式处理,底层为宽阔高大的台基,踏步和台座均由花岗石砌筑,入口平台由通长宽阔的红缸砖铺地。中间层用十六根巨形陶立克贴墙柱把立面分割为十五间,以中间五间为一段,两边五间互相对称,形成了横三段的特色。立面中间三间开红色铁门,其余各间下部为低矮的花岗石槛墙,上面为通顶的支摘式方格玻璃钢窗。额枋上有多条水平线角,最上层为檐部和女儿墙,檐壁正中位置为蔡元培先生题的“浙江图书馆”五字墨宝。室内大厅平顶为“井”字梁,楼梯两边立爱奥尼克柱,地面由马赛克铺砌。


大学路馆舍在总体布局、建筑平面与立面造型上强调轴线对称,突出中心和规则的几何形体,布局条理分明、分区明确,表现了文艺复兴风格的特点,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感的横三段和纵三段的构图手法,使整个外形端庄雄伟。它既借鉴西方建筑传统形式中的优点,又沿用中国传统古建筑的某些形式特征,通过局部点缀某些中国式的小构件取得民族格调,体现了建筑师的创新意识和手法,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典范,也是浙江省为数不多的优秀近代建筑,同时它又是国内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该楼保存较好,历七十年之久始终为图书馆使用,对浙江文化教育事业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997年8月29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名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