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解码之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缎织造技艺”

杭缎织造技艺是通过经纱线或纬纱线按照规律要求沉浮在真丝面料表面,织成一面平滑有光泽的杭缎的技艺。杭缎是传统丝织品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它凹凸有致、质地柔软,具有细腻、爽滑的独特质感,光泽度好。


在丝绸界历来有“苏丝杭缎”之说。南宋时期,杭州就开始生产缎。到了明清时期,缎的纹样花型、产品质量和风格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杭缎成为单独品种。太平天国后,由于社会动荡,杭缎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杭丝联为代表的企业大量生产杭缎。90年代后,由于杭州市经济转型,杭丝联破产,该技艺主要保存在杭州城郊,特别是临平一带。


杭缎织造技艺的工艺流程有:原料挑拣、浸渍、晾干、翻丝、并丝、整经、加捻、穿综、穿筘、倒筒、摇纡、织造、精练、印染等工序。经过上述工序织造出来的杭缎大多织有图案花样。


杭缎织造技艺具有较高的价值,首先表现在历史价值,杭缎作为杭州最具地方特色的纺织品,在杭州乃至中国的纺织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表现在经济价值,可以进行生产性保护。第三具有研究价值,可通过技艺的变化研究相应的历史变迁、制度更替、习俗演变、阶级分层等。


目前,临平区运河街道有数十名传承人专职从事杭缎织造工作,掌握该项目的核心技艺。通过生产,项目保护单位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搜集整理杭缎织造有关的代表性资料、实物,建设场地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积极开展传承该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工作。此外,每年开展近百场杭缎传习活动,常态化开展研学、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曾参加第二届中国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省文旅厅在义乌举办的文博会,多次参与市区级非遗活动。


2023年,杭缎织造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