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桂芳桥因何得名?

中英日韩【12.25-12.29】桂芳桥因何得名?_副本.jpg


地址:临平街道东大街

年代:不详

简介:单孔石拱桥,采用纵联并列分节砌置法,桥长18.55米、宽5.06米、跨径10.45米。南北两岸有东西向引桥。桥东西两券额上,刻有楷书“桂芳桥”三字。


临平旧时有著名的“临平三绝”,分别是:“桥墩复桥”“寺里藏寺”和“河里通河”。“桥墩复桥”指的就是上塘河上的桂芳桥。


桂芳桥位于临平街道东大街与南苑街道河南埭路之间,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横跨于上塘河之上。


桥体结构独特,可谓匠心独运。北岸原有东西向一桥,桥下有闸启闭,用于泄上塘河之水。宋时,东大街为集镇中心,为往来便利,又建南北向桥。水闸淤塞后,遂将桥墩筑于东西向桥上,故有“桥上桥”之称。


据明·嘉靖《仁和县志》载:“始建无考,旧名茆桥。”俗称东茆桥。


说起桂芳桥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历史典故。相传南宋时,临平人徐宣、徐寅、徐垓三兄弟联合太学生数十人上书弹劾奸臣贾似道,但反被陷害入狱。后贾似道倒台,徐氏三兄弟沉冤昭雪,同时考取进士,衣锦荣归。乡里人深感荣耀,于是在重建茆桥时将桥改名为“桂芳桥”,寓意兄弟兰桂腾芳。


自宋之后,桂芳桥又分别在元大德九年(1305)、明天启七年(1627)、清道光十八年(1838)、二十八年(1848)……历经多次重建,这些都记载在桥旁的石碑上。


桂芳桥分别于1983年列入余杭县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列入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列入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文旅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