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快来尝尝属于杭城的冬日味道!

中【12.11-12.15】快来尝尝属于杭城的冬日味道!_副本.png


一、一碗热羊肉,滋补暖身心


对许多杭州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在冬日喝上一碗鲜掉眉毛的羊汤更能让人从身子暖到心里了,说起吃羊肉,杭州的这几个地方你可一定不能错过!


01两百多年的杭城老字号


河坊街,位于杭州上城区的著名历史文化步行街,它曾是古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儿,沿着河坊街南宋御街一路逛着,一家名为西乐园的羊汤饭店便坐落于此,据史料记载,“西乐园”创始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有着200多年历史,是浙江的中华老字号。


传说当年清朝乾隆帝下江南到杭州时,专门御点该店“羊肉烧卖”,因皮薄肉鲜汁多而成为杭州小点,从此这家店在河坊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烧卖的馅料里加了萝卜,不仅能够去膻味,更加有下火的作用,这个馅料也是老底子传下来的,沿用了100多年。


“西乐园”烧煮羊肉有其独到之处,所用生坯羊肉必定要选用不老不嫩的隔年湖羊。因当年的羊太嫩,烧熟的羊肉和羊汤不鲜;三、四年的羊又太老无膘且有膻味,烧不酥,嚼不烂,杭嘉湖的隔年湖羊吃起来肥瘦刚好,便一直沿用至今。


“西乐园”的羊汤,配以切碎的羊内脏为佐料,汤底呈透明色,有点酒香味,随用随舀,既保持其原汁原味,汤汁无油腻,又无膻气,咸淡适宜,营养丰富,鲜美可口,实为该店一大特色。


02“不吃掏羊锅,枉到仓前行”


余杭自古繁华,历史深邃,文化绵邈,而仓前街道就地处京杭大运河支线余杭塘河畔,因有南宋临安仓得名,更以鱼米之乡、蚕桑之地著称。仓前的掏羊锅,可是有相当的来头和历史。


据说乾隆第三次下江南的时候,曾在余杭微服出行,路过“羊老三酒店”一尝仓前名肴掏羊锅。数日后,乾隆御书“羊老三羊锅”牌匾,派钦差降旨羊老三家。方圆百里的人闻讯“掏羊锅”得到皇上钦点,蜂拥而至,一时“掏羊锅”名声远扬。


羊肉必须取自2岁以内、20公斤左右的小山羊,只有这样的羔羊肉,才能保证品质上乘。宰杀、洗净后,用笋壳给肉打上结,保证长时间炖煮过程中,羊肉和羊骨不会分离,烧汤要用井水,只有这样,这样香味才够浓。


如今,开锅后先要提出羊肉,称为“提锅”,分割装盘上桌,然后开始“掏羊锅”。


天气寒冷时,一锅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羊锅老汤,放入鲜嫩的羊肉以及羊的肝、肠、心、血等下脚料,吃了特别让人陶醉,因此“掏羊锅”这一传统特色的品尝方法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自2006年起,仓前街道每年都会举行“羊锅节”,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此外,仓前的掏羊锅,也被列入了余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3鲜美传承八百载


临平作为杭州的北大门,是三条运河交融交流交汇之地,承载着千年的烟雨繁华景,也孕育了众多“老底子”美味,其中,红烧羊肉是当之无愧的“金字招牌”,临平民间也有“一冬羊肉,赛过几斤人参”的说法。


临平的红烧羊肉选料十分讲究,大多会选择40至50公斤的优质湖羊为食材,与葱、大蒜、姜、桂皮、花椒、冰糖以及各家秘不外透的私家技法一起,投入一口大铁锅内用柴火、土灶细炖慢煮秘制而成。


独特烹制方法,使得羊肉的膻味消失,且口感酥软,老少皆宜。糯而不散、浓香不膻,光闻着味道就让人垂涎三尺。作为晚餐的加菜,红烧羊肉配酒下肚再好不过。而这种烧制红烧羊肉的习俗,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


二、一壶红曲酒,醇香齿间留


在杭州余杭的西北端有着这么一个小镇,它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5%,它就是有名的浙江省毛竹之乡——百丈镇,在百丈镇,长久以来就有冬季酿制红曲酒的年俗。


红曲酒是百丈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作为我国传统的名酒,它的由来最早可追溯到宋代,这种颜色鲜红、口感醇厚的米酒兼具消食活血,健脾燥胃以及降血压血糖,降胆固醇等多重功效。


百丈红曲是一场天时地利的相遇,红曲菌种悄然繁衍生息,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让百丈红曲历久弥香。竹林如海,山泉水丰富,成就了红曲酒酿造取之不尽的精华之源。精选当年出产的优质糯米,颗粒饱满,淀粉含量更高,蒸煮出来分外甜,风味和营养俱佳。


酿好的红曲酒颜色鲜红,口感清甜,馥郁的酒香中混合谷物的清新,轻轻咂上一口,醇厚绵长,回味无穷,喝上一杯身体也开始回暖发热,是百丈人抗寒的一大神器,但这酒后劲足,可不要贪杯哦。


来源:杭州文广旅游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