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Discovery·西湖:法喜寺旁枫岭古道,沿途“枫”景绝美
灵隐路(陈中秋 摄)
杭州一年四季中,只有在秋冬时节,叶子才可能打败花儿,成为绝对的主角。
银杏、无患子、悬铃木、乌桕、鸡爪槭,斑斓多姿的秋色叶这样铺天盖地蔓延开来,尤其是在阳光底下,整座城市都变得五彩缤纷。
而现阶段最出风头的,非鸡爪槭莫属。
随着天气一天天冷下来,昼夜温差拉大,鸡爪槭也开启了变色之旅,从翠绿、鹅黄,再到胭脂、橘红,直到红成一团火。
杭州处处可见“枫叶”,但要说哪里的红叶能美出气势来,灵隐路必须榜上有名。就像桂花季要去满觉陇,赏枫看红叶也一定绕不开灵隐路。
“九里云松十里枫,林下片片映山红”说的就是这条路上的景致——从洪春桥一路往西南,深深浅浅的金黄,或浓或淡的嫣红,怎么拍都好看。
再往深处走,“枫”景更加惊艳。
很多人不知道,在飞来峰景区上天竺法喜寺旁边,还藏有一条上香古道, 就曾以“枫”出名,过去这个地方叫“枫树岭”,现在叫“枫木坞”。
在法喜寺正门旁边,立有一块景石,上面写着“枫坞霜红”,字是红枫同款的朱红色。绕过一片小竹林障景,就能看到古道的入口。
这条古道,藏在法喜寺后山,挨着寺外的黄墙,梵音袅袅,曲径通幽。另一边是正在色彩渐变中的鸡爪槭和红枫,还有七叶树和枫香,交相辉映。
走几步拐弯,则是一条狭长的石阶山道。最狭窄的地方,两个人并排走都会略显拥挤,但路本身并不难走,属于陡而不险。
四周叠嶂,山峦环抱。据说,因为这条路上人少清幽,远离俗世,夏日还特别阴凉,庙里的师父们经常选在这里饭后散步。
沿着石阶而下,两旁翠竹参天,这一段路保留了当年的山石古道,以前的江苏香客,从武林门码头上岸,步行到灵隐寺,再到上天竺进香,走的就是这条枫树岭古道。
秋风起,霜林尽染。
这一带原本叫“枫树岭”,也叫“唐家坞”,古人还给这里取了一个意境清雅幽美的名字,叫“枫坞霜红”,是原上天竺八景之一。
北宋时,有一位诗人杨蟠,是苏东坡当杭州“市长”时的“领导班子”成员,以奉议郎通判杭州,参与过苏堤修建。他就曾在这个季节走过这条古道,被枫树岭上的彩叶美景惊艳到,写下一首《枫木坞》:“太平云外客,行采老山中。莫叹秋霜早,君看世上枫。”
沿着古道下山,经过杭州佛学院,继续往前走,就到了永福寺。
这里也是很多人私藏的小众赏枫地。网上有一句话,“待到山枫烂漫时,去看永福寺”。
永福寺自东晋慧理禅师开山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自古有“钱塘第一福地”之称。
依山而建的永福寺里,一路都是鸡爪槭和红枫。没有固定的赏枫线路,五彩缤纷,三五成丛的鸡爪槭点缀穿插在整座寺院中,哪里都好看。
出永福寺,沿着冷泉溪走,在去往灵隐寺的主通道上,七叶树、枫香、鸡爪槭、红枫,错落分布,也是美“枫”了。远看枫林尽染,近听暮鼓晨钟,多了几分禅意的红叶,更有“枫”韵。
不知道你有没有好奇过,为什么枫叶是红色的?
这个问题,古人也好奇过。《山海经》中记载过一个传说,说黄帝杀了蚩尤后,兵器上沾满了血,枫叶也因为沾上鲜血而变成了红色。
从科学角度来说,枫叶会变色主要是因为胡萝卜素和花青素。
尤其是其中的花青素,会随季节的更迭而变化。到了深秋初冬季节,气温、光照等外部因素正好达到了花青素变红的标准,枫叶就会灿若红霞一样。
每一棵树因为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含量不同,呈现的颜色就会不同。即便是同一棵树,在一天中,随着气温和光照的变化,叶片的颜色也会时浓时淡。
除了颜色上的区别,鸡爪槭和红枫还可以怎么分辨?红枫和鸡爪槭都是属于槭树属的植物,红枫是鸡爪槭的变种。
从叶片上分,鸡爪槭叶片像是带齿状的鸡爪,因此得名,它的裂片长度超过全长一半以上,但不深达基部;而红枫的裂片裂得更深,几乎达到基部。用衣领来打个比方,鸡爪槭是鸡心领,而红枫是深V低领。
从枝干来看,鸡爪槭枝干的外皮比较细腻,呈青绿色;红枫枝干的外皮比较粗糙,呈红褐色。
不过,普通人也并不需要太较真,无论是槭还是枫,只要美就够了。
来源: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