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解码之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亭伤科”
茶亭伤科是一项自然形成的民间特色医疗,由永春和尚创始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在萧山西南部农村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富阳、诸暨、余杭、绍兴等周边县(市)、区也颇有影响,远道求医者甚多。
据《萧山县志》记载:“茶亭伤科,清·同治九年,由永春和尚主持,历时百余年”。永春和尚,姓柳名溪,台州人氏,传说久治不愈的疮疡经永春治之,药到病除。此外,永春和尚还设普济茶汤会,建凉亭施香茶,茶亭之名妇幼皆知,于是,得名“茶亭伤科”。永春选择上乘地道药材,精制自配丸散膏丹,因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良好的疗效,怜贫恤苦,疗效显著,在民间享有较高的声誉,诸暨、绍兴、富阳、余杭、义乌等周边地区病人常慕名前来求医。
茶亭伤科自创建以来,一贯注重继承传统的正骨经验,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实践和积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推陈出新,在诊疗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骨伤时,擅于运用手法正骨术、自制“敦煌消肿四黄膏”、“永春膏”外敷、小夹板外固定及内服方药等综合治疗方法,追求不开刀,疗程短,痛苦少,费用低的佳效;在治疗筋伤疾患时应用针灸、推拿、穴位注射、小针刀、牵引等诊疗方法,配合经方内服,内外兼治的原则达到独特的治疗效果。
茶亭伤科的传承人,在全盘继承茶亭伤科治疗特色的同时,不断创新,治疗技术更为有效,并在茶亭伤科发祥地(萧山区戴村镇三头村)兴建了杭州萧山茶亭伤科医院,为传承和发扬茶亭伤科医术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2012年,茶亭伤科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杭州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