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这个地方越来越美,还有一个千古爱情故事……
近日,杭州市公布了20条“宋韵精品研学线路”,东坡古道“阴线刻坐佛—庵头山摩崖石刻—天云寺—姚兴祠—广福寺—新登古城”入选。其中,阴线刻坐佛、庵头山摩崖石刻均在万市境内。根据史料记载,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期间,曾多次造访万市,并留下诗文。
爱民之心:
请调后仍关心百姓疾苦
苏东坡几乎在宋朝官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几起几落,让他后悔的事情可能不少,但在亲民爱民上,他应该是无怨无悔的。
当年,蝗灾十分严重。苏东坡在《上韩丞相论灾伤书》中说道:
“轼近在钱塘,见飞蝗自西北来,声乱浙江之涛,上翳日月,下掩草木,遇其所落,弥望萧然。”
桂大成说,按时间推算,当时的苏东坡已经请调密州,即将离任杭州通判,但他依然心系百姓,在其位谋其职,苏东坡因为视察蝗灾而来到浮云岭。
△从浮云岭上空俯瞰群山绵延
“或许是苏东坡久不登山,来到山石高峻的浮云岭,他走得累了。”桂大成说,浮云岭海拔六七百米,当时的山路不像现在这样浇筑平坦的水泥路面,一点都不好走,累了也是正常的。而且,苏东坡当时在官场上并不得志,心情不好加上身体疲劳,此时,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远在山东济南的弟弟子由。于是,写下了《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
“西来烟障塞空虚,洒遍秋田雨不如。新法清平那有此,老身穷苦自招渠。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附书。自笑迂疏皆此类,区区犹欲理蝗余。”(《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一·苏轼)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苏轼)
一句“人间忧患长”,表达了苏东坡面对这场特大蝗灾给人民带来的困苦,他奔走呼号、欲诉无门的愤懑……
幸好,如今千百年后的浮云岭,不仅周边不再出现蝗灾,更是变成了游客慕名而来的“网红地”。一到春天,山上樱花烂漫,之后便是满山的映山红,即便是夏季,这里也是草木葱绿。
△浮云岭野樱花△浮云岭映山红
如果当时的苏东坡,面对的是如今的浮云岭美景以及安居乐业的村民们,或许,即便面对官场的失意、数年来的世路奔波,他也不会感到这么疲劳吧?
但不管怎么样,苏东坡的一颗爱民之心,一腔济世热情,着实让人感到钦佩。
敬佛之心:
登青牛岭,寻访多福寺
青牛岭位于万市镇彭家村。传说在岭的绝顶处有一块岩石,上有两个天然石洼,是太上老君骑青牛经过此地时,青牛受惊猛抬前脚踏在悬崖边岩石上留下脚印,因而得名。
清道光年间的 《浙江新城县志》记载:“青牛岭,在县西北八十里,一名多福岭。上接天目,秀拔万仞。为县境诸之宗。通於潜大路。”
△青牛岭上看风景
苏东坡之所以与青牛岭结缘,完全是因为青牛岭上建有多福寺。
桂大成介绍,苏东坡爱佛,众人皆知。在任职杭州通判期间,他找机会登上青牛岭,拜访多福寺,并在多福寺前亲手种下一棵松树,在寺院的墙壁上写下一首诗:
“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袅袅十里香。朝行曳杖青牛岭,崖泉咽咽千山静。君勿笑老僧,耳聋唤不闻,百年俱是可怜人。明朝且复城中去,白云却在题诗处。”(《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见》·苏轼)
自从他在多福寺前种下一棵松树,人迹罕至的小寺就变得热闹起来了。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追寻苏公足迹。
上青牛岭着实不容易,在彭家村党委副书记周成的带领下,大家绕过36个弯,越野车足足开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多福寺。
途中,经过了百壁崖,崖壁呈90度。曾担任30多年村干部的朱效根说,下雨时这里就像有上百条瀑布流下来,所以大家叫它“百壁崖”。
△青牛岭百壁崖
这里还有一个“藏宝洞”。传说多福寺的和尚最终得到了“藏宝洞”中藏着的钱财,以此建造了多福寺。
可惜的是,多福寺早已被毁。如今,这里仅仅保留着一座小寺庙,是远近的香客们凑钱建造的,但早已没了往日旺盛的香火。
寺庙门口,断壁残垣堆放着,躺在那一动不动的青石条,述说着历史的沧桑。千百年来,寺庙门前的放生池依旧存在,水面上飘满了浮萍。
△多福寺遗址
离开多福寺,循着苏东坡的足迹,继续穿行在青牛岭上。这里有座美女峰,石壁上刻有“阴线刻坐佛”。
据介绍,佛像初步断定为阿弥陀佛,为民间善男信女自发刻造,时代应为宋代。这样的摩崖,在浙江省内较为少见,具有一定文物研究价值,现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美女峰上“阴线刻坐佛”
上山不易,下山更难。据说当年苏东坡也是拄着手杖的,大家下山时也各自寻得合适的手杖,一步一滑,“滑”下了山。
但这是值得的,时隔千年后的遇见,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佛缘。
怀古之心: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北宋熙宁年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巡视属县,途经“绣鞋街”,赋有《陌上花》诗三首,其中一首写道:“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因苏东坡的诗词、陈妃的孝心,由此,“绣鞋街”也成为东安胜迹。不少名人慕名前来探访,吟诗作赋缅怀陈妃。
桂大成介绍,三首《陌上花》带有怀古咏史的性质,在诗的背后,有一个很美丽的爱情故事。当年吴越王钱镠的爱妃每到春天,就要回娘家省亲。有一年,又到春暖花开时节,钱镠坐在王宫大殿上,思念远方的爱妃,给她的信中这样写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而这名爱妃就是陈妃,她的娘家,就在今天的万市镇万市村上陈家自然村。当年苏东坡多次到万市,应该也是来过这里的。
桂大成说,陈妃不但貌美如花,知书达礼,还非常孝敬父母。每年回乡一到村口,为了表示对父母及长辈的敬重,陈妃一般会选择下轿步行回家。所以,陈妃的娘家人就在村子里修了一条砖砌的道路,因陈妃穿着绣鞋走回娘家,这条路被后人称为“绣鞋街”。
△“陈妃故里”标牌
行驶在胥高线南新段,就能看到“陈妃故里”的标牌立在村口。世迁事异,虽然“绣鞋街”已不复存在,但陈妃的故事一直流传着。
如今的万市春有野樱杜鹃,夏有漂流露营秋有银杏红枫,冬有蜡梅雪景山乡人情浓厚,移步换景令人流连位于何务村的浮云岭生态公园
是登高赏花观景的好去处
△浮云岭秋季红枫
位于杨家村的银杏主题公园
拥有千年古银杏、山乡金秋景
位于新民村的三九山
满山桃花惹人醉
位于众缘村的寒泉冷月
摩崖石刻尤醒目
来平山村
听仙洞鸣泉,其声不绝
走马岭古道,野趣横生
来方里村
体验青龙峡漂流,品味知勤谷露营
来槎源坞村文化礼堂
一探多民族村古今发展
↓点击下图,查看更多推介
富春宋韵,源远流长
追寻宋韵文化的脚步不会停歇让富春山居的诗画魅力久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