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超山历史,感受“梅花”的那些故事
超山不只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称的梅花,还有另一株“梅”——中国戏剧梅花奖得奖演员手模展馆。这两株“梅”概念不同却有着相同的品格气质和精神诉求,两者互融共生让梅文化意韵绵长。
墙上历届梅花奖得主手模几百个,其中有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梅花大奖(三度梅)获得者茅威涛的手模。她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其表演高雅脱俗、细腻深刻,能汲取京、昆、川等剧种表演手段,融内心体验与程式化体现为一体,使之角色的创造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其唱腔被称为“茅腔”。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剧种繁多。古往今来,人们将爱梅之心谱入戏曲之中。而中国戏剧梅花奖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正与中国当代戏剧表演艺术家坚韧不拔的风采、气质和精神相映生辉。
吴昌硕纪念园是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专题性名人文化纪念园。纪念园始建于1986年2月,经多次改造提升,目前以吴昌硕墓区、吴昌硕纪念馆为核心的吴昌硕纪念园,配套梅文化主题馆等景点形成园区规模。
1927年11月29日,一代宗师吴昌硕在上海病故,遵其遗愿,其家人于1932年移柩安葬于大明堂西侧,离他酷爱的宋梅不足百米。墓右侧立有章炳麟篆额、冯君木撰文、于右任书丹的吴昌硕先生墓表,墓左侧为吴昌硕纪念馆。其墓于1989成为省级文保单位。
纪念馆以苦铁道人梅知己与安得梅边结茅屋两大主题展馆呈现,馆内展示有吴老先生及其弟子与后人的书画作品、篆刻作品等。
吴昌硕纪念馆以丰富翔实的实物史料图片,逼真原始的场景设置,立体而全方位地展示了吴昌硕一生历经磨难、奋发图强、敢为人先,最终攀登上中国美术史高峰的不凡人生,揭示了一代宗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透过纪念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展品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戏剧发展的历来过往
感受吴昌硕的生平往事
漫步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