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的人,住在龙门古镇
从明清时期、民国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历史梯度分明的宅院建筑群落,至今整体格局保存完好,错落有致,是当时龙门古镇发展的历史缩影。
龙门古镇建有孙氏宗祠、关帝庙、承恩堂、积善堂、义门楼、明哲堂、厚祉堂、子孙厅、砚池、万安桥、耕读世家、龙门驿等等。这些宗祠、帝庙、承恩、积善、义门、耕读、万安等建筑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的价值,是流淌于孙氏后裔血脉中不变的精髓,也是维系孙氏家族的精神支柱,更是孙氏家族名人辈出的根基所在。
当你拿着相机,漫步古镇,与身边的原住民擦身而过,脚下的卵石发出不一样的光泽,像在告诉你古往今来它承载的脚步次数,前店后坊、前店后居的房屋布局,不足3米的穿行小巷,会让你体验到江南人的智慧。
龙门古镇,是鲜活
在龙门,不是只有尘封的记忆,这里也有着鲜活的味道,有着生动的表演。青砖黑瓦的牌楼广场,庄严而盛大的祭祖大典,这是孙氏后裔们的聚会,是龙门古镇的延伸。
在龙门古镇文化礼堂孙氏宗祠,旗帜飞扬、锣鼓铿锵。孙氏后裔备好了时馐佳酿,怀着虔诚之心,焚香点烛,追忆先人,祝佑家族绵延,祈福国泰民安。
还有龙门庙会,龙门庙会原来叫“农历九月初一”庙会,相传从北宋年间就开始了,而且与吴大帝孙权的后代有关。如今的龙门庙会活动更丰富,有跳竹马、点魁星、舞狮子等,而且方圆百里商家云集,老街上人山人海。
除了表演,龙门古镇的鲜活还体现在烟火气中,这座古镇并没有荒凉,也不是纯景区化的小镇,这里还有着世代生活的人们,在小巷中缓缓而行,对游客们来说是景区的地方,对他们来说,是生活啊……
这里像是时代悠久的一块残片,一个被时光赦免的角落,万物在外滔滔而逝,这里却依旧如斯,你以为是古镇困住了时间,其实,是时间偷走了古镇。
龙门古镇,是温情
把龙门古镇从头逛到尾,你会发现,生活的真实模样都散落在这里,在春风中肆意绽放的鲜花,在夜色中璀璨的灯光,在小巷里画画的学生,这里有着特别的静谧与安宁,不受打扰,倍感温情,林林总总,构成了龙门的生活启示录。
很难说出喜欢龙门的理由,好像只是世间一座普通的古镇,但是不知怎么,也许是鹅卵石路的棱角,也许是孙权文化的浸润,也许是这里吹过的一缕微风,温柔得让人沉醉,脚步啊,就不由自主地来到了这里。
龙门古镇,是美味
你以为这座古镇只有文化?才不是,藏在古镇深处的美食才是绝味,一口舌尖上的美味,真正叫人魂牵梦萦。
可千万别说“不就是面筋嘛,有啥了不起!”龙门面筋可是当仁不让的古镇代表,其特点就在于它的外皮,外表和普通面筋看起来并无二致,但是原料小麦的选择与麦粉的淘洗,使龙门面筋的口感与其他面筋拉开了差距,再加上内馅的丰富口感,共同构成了这独一无二的“龙门面筋”。
除了面筋,掏牛锅也是龙门古镇美食的一大招牌,相传有一次孙权举办家宴,传旨要家乡牛肉,富阳孙氏将牛肉快马送到南京。厨师把牛骨与脏器放在大铁锅内,加入料酒、盐、香料等煮熟,叫来亲友掏着吃,掏牛锅由此而来。香喷喷的牛肉出锅,手拿牛肉张开大嘴,浓郁的肉香爆满整个口腔,不禁让人直呼: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