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千亩杜鹃、万亩竹海,竹韵悠悠中,寻得这片土地的记忆……

百丈镇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属浙北山区,景美地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全国环境优美镇、浙江省毛竹之乡,也是国家3A级景区。

百丈镇历史悠久。宋时这里就有百丈之称,清设百丈镇。抗战时称古城乡,1989年6月改建成百丈镇。

在这片幽幽竹林之间,跟着小余一同去听听竹叶的低语、溪水的吟唱,追寻那些传承千百年的记忆。

唐宋以来,直至民国时期以前,从杭州西北前往安徽宣城,位于半山村的杭宣古道是必经之路。这条道路,历代都是军事要道,是南宋京城临安北侧的主要屏障,古时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的杭宣古道百丈段,还有1500余米路保存完好,全部用小块石头铺就而成,蜿蜒于两山对峙之间的狭道中。两旁满目翠竹,小桥流水,山花烂漫,景色优美。

穿越古寺竹海,行走一段古道,到达南宋时期的遗迹——独松关。这道连接杭宣古道的江南第一关,经历2000多年的岁月,风貌依旧。现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独松关因关隘边一棵千年古松而得名。高峻的独松岭上满是苍松翠竹,两条从独松岭上伸展开来的山脉,将独松关臂抱其中。当山风掠过独松关时,听着竹浪的呼啸,松涛的轰鸣,才会联想到此地曾是鼓角争鸣的古战场,依稀能想见独松关昔日的雄姿。

根据独松关战役故事和关隘文化,诞生了“当关夫”手办。当关夫手持竹盾牌,盾牌上有百丈的“百”字,身着麻将席盔甲,手握竹枪,气势磅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百丈有“三千”,除了千年古道杭宣古道、千年古关独松关,还有千年古寺——釜托寺。

釜托寺,又名宝隆寺、宝严院、始建于梁乾化二年(九一二年),至今已有1100余年。当年王安石上任南京,途经此地,留下一首《题宝隆寺》,见证了寺庙的悠久历史。

寺庙依山傍水、漫山翠竹,松杉夹道,涧水逶迤,有“十里竹海,百丈云杉,千年古刹,万古苕溪”的美誉。釜托寺低调内敛、名声不显,也正因如此,你可以在这里尽享一分清幽自在。

登上孝恩塔,将整座寺庙的风光尽收眼底。孝恩塔一共有七层,是一座刻满经文的佛塔,也是一部最高的石刻经文。内有二十四孝文化展示厅,提倡礼佛先行孝。

寺庙整体有着江南园林的设计理念,小桥流水,清幽静谧。道畔的山坡上,一棵金钱松高耸入云,还有十几棵参天柳杉遮云蔽日,都有四五百年的树龄。

秋天,釜托寺更是远近闻名的赏枫胜地。枫叶由绿变黄再到红,像是打翻了调色盘。红枫温柔中带着热烈,充满无尽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让你不由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