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游临 | 充满古韵的临平,有着这样的文化魅力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步入四月,春花烂漫,临平的风景眼见着越变越美,趁此时节,我们为大家准备了运河街道、乔司街道、塘栖镇、崇贤街道、临平街道、东湖街道、南苑街道、星桥街道八个镇街的游购娱攻略,就从这个浪漫的春天开始,和大家一起好好逛逛家门口的文旅融合发展成果。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
说的正是旧时的临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这个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
临平街道,前身为千年历史文化名镇临平镇,辖区内有象征临平历史文化的临平山、上塘河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
扬上塘宋韵,传承临平历史文化
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悠哉游临吧
翻开临平街道的历史,不少人会惊讶于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临平随处可见古韵十足的历史文化遗存,它们伴随着不少临平人的记忆,一起走过了漫长岁月。
清《浙江全图》(局部,上东下西)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图自杭州党史馆
蜿蜒流淌的上塘河是连接杭州和临平的主要河道,自古以来就是临平的母亲河,承载着临平的历史记忆,见证着临平的发展与变迁。
上塘河绿道
南宋时期,古临平因河而荣。上塘河横贯临平,南来北往的船舶如过江之鲫,大量商品和食盐也通过上塘河运输到各地,使得临平在宋朝时成为杭州城北的一个热闹的市镇和商埠,因此也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古迹。
桂芳桥
临平旧时有著名的“临平三绝”,分别为“桥墩复桥”、“寺里藏寺”和“河里通河”。“桥墩复桥”,俗称“桥上桥”,“桥上桥”,指的就是上塘河上的桂芳桥,又名东茆桥,横跨上塘河南北,是一座单孔石桥。
桂芳桥
此桥结构特殊,可谓匠心独运。北岸原有东西向一桥,桥下有闸启闭,用于泻上塘河之水。宋时,东大街为集镇中心,为往来便利,又建南北向桥。水闸淤塞后,遂将桥墩筑于东西向桥上,故有“桥上桥”之称。
隆兴桥
同样横跨上塘河南北还有一座隆兴桥,它在2009年成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隆兴桥也是一座单孔石拱桥,造型秀丽且富有气势,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因河而兴,依山而居,上塘河与临平山共同串联起了临平发展的文化脉络。
临平山龙洞是人工开凿的细砾石(羊肝石)洞窟,根据明朝嘉靖年间的《仁和县志》记载:早在宋代,即在岩石上凿刻佛像,是祈年祷雨之地。明代游人众多,人气颇旺。
临平街道有一处文化艺术长廊,这里就像是一颗宝石镶嵌在城市中间, 古老的城市被映衬得活力四射。
临平文化艺术长廊
文化艺术长廊建有文化艺术交流中心(2965平方米),是居民群众书画摄影作品展览交流的主要场所;戏曲交流中心(1738平方米),则是居民欣赏或参与舞台演出的“打卡地”~
临平智慧图书馆
在临平智慧图书馆中,智慧元素随处可见。智能书架、24小时自助借阅柜、人脸识别入馆、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系统屏、VR一体机、瀑布流电子书、自助借还机、自助消毒柜等设备一应俱全。
从一条里弄转过去,一不小心,会发现一个花草郁郁,树木高低错落的地方,让人不由眼前一亮。在临平街道有11座文化口袋公园,让你总是能在转角遇到美,发现生活中的小惊喜!
大园井文化口袋公园
缸甏弄文化口袋公园
洋园春晓文化口袋公园
临平榨油厂遗址公园
很多文化口袋公园都反映了临平老城时的文化,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大园井文化园就展现了临平老城的里弄文化,瓶山文化口袋公园用大量的酒瓶诠释了宋代酒文化,临平榨油厂遗址公园通过多种元素再现了榨油的传统工艺技术和场景...
康养文化口袋公园
市集文化口袋公园
牛拖船文化口袋公园
佳肴弄文化口袋公园
临平还有一些文化口袋公园用小空间,微景观,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洋园春晓园内曲径通幽,小桥流水、花街铺地,重现了“临平十景”之一的“洋园春晓”,结合了“山、湖、云、雨”等景观元素的东湖拾景园,白墙黑瓦和老门楼的康养文化口袋公园...这些都是临平人休闲活动爱去的地方。
九曲营小区口袋公园
东湖拾景园
瓶山文化口袋公园
舟过临平后,青山一点无。古时候,就有无数文人墨客登上临平山吟诗作画,赞美临平山上的美景。
如今的临平山,经过不断改造整治,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成为了临平人最爱去的娱乐休闲场地之一。
走在临平公园的小径上,或偶遇一处小花园,或碰上可爱的小动物,总能给人惊喜。登至东来阁处,眺望山脚下的临平城,有着别样的感觉。
东来阁
自2020年起,临平山每年春季开展“百花临平山”活动,现在正值百花齐放的时期,一朵朵花瓣娇艳欲滴,亭亭玉立,快来拍照打卡吧~
茶花
临平除了景色优美,这里更是一座美食的天堂。红烧羊肉、羊肉煲清水鳖、特色藕糊......如此之多的菜品有你钟爱的味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