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以外的杭州,有故事有生活……
北京有胡同、上海有弄堂,
但说到杭州,很多人的印象就是西湖?
再略微懂一点的人,
会推荐茅家埠、西湖群山等地,
难道杭州就只有这些山水吗?
当然不是!
人间烟火气十足的地方咱杭州也有,
就藏在西湖边的老社区里。
老城、老街、老巷……
保留着这座城市古早的模样与味道,
挑个时间,去这些小巷子逛逛吧!
十五奎巷
十五奎巷,全称周衙弄北十五奎巷,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南与城隍楼牌巷相通。宋代曾名竹竿巷,属长庆坊。
命名十五奎巷有两说:一说巷徽州会馆内有一大石龟,俗名石乌龟巷,因嫌其不雅,改称十五奎巷。另一说,明嘉靖年间,巷人多习骑射,科举考试时一举得十人,故称十武魁巷,谐音读成“十五奎巷”。
在这里,摄影师们发现了一个绝美的机位:从特定的角度拍过去,流光溢彩的唐风建筑望仙阁与江南风韵的白墙灰瓦相映成趣。
具体的拍摄点是十五奎巷里的晓霞弄,从巷子口进去,会看到一个小小的菜店,再接着爬几级台阶就是拍摄点。
除此之外,十五奎巷里还有开了很多年的土菜馆,杭州的老饕们都知道!街边也不乏闲坐唠嗑的老人家,以及名字特别有趣的小弄堂……
这样的日常生活场景,比逛西湖更能让人感觉到杭州的滋味。
大马弄
大马弄南起太庙巷,北至城隍牌楼巷,1966年称韶山巷,1981年复称大马弄,“大马弄”这三个字可是从毛泽东笔墨中拓下的。
短短的一条巷子不过百米长,却包罗万象。来自富阳的新鲜蔬菜、金华临安的土鸡、舟山渔场里的海鲜、杭州人都爱的酱鸭、手工炒货摊,还有如今已少见的老杭州小吃油墩儿等等美食,那叫一个琳琅满目!
时间仿佛在这里按下了暂停键,一跨过牌坊,瞬间就好像回到了孩童时跟着爷爷奶奶赶大集的时光。
大马弄显得格外有烟火气,大概因为其实这里就是几十年来杭州人最普通最日常的生活的缩影。
中山中路
自南宋始,中山中路及周边一带一直是杭州城市的中心所在。中山中路北起解放路官巷口,南至清河坊鼓楼,全长约1500米,是目前杭州古城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之一。在民风民俗、建筑特色等方面反映了老杭州的历史遗存,成为杭州古城风貌的直接体现。
中山中路作为传统商业街区,至今仍保留许多名店、老店。这里还是杭州近代历史建筑最集中、反映杭州历史变迁最为丰富的街道。街区坊巷部分沿袭南宋坊名,古风犹存。
马路边高大的梧桐树下藏着欧式建筑,仔细一看竟然是工商银行,莫名有种上世纪90年代街头的感觉,还有盐业银行旧址、万源绸庄旧址、浙江实业银行旧址等。
每到周末,马路边都是淘宝模特和摄影师,偶尔也会有拍婚纱照的新人来这里取景,穿上一套复古风格的衣着搭配上这里的建筑,非常和谐!
思鑫坊
你知道杭州“民国第一贵族居住区”在哪里吗?就是距西湖仅300米左右的思鑫坊。当人们抱怨节奏太快、身心俱疲时,位于闹市区的思鑫坊仿佛仍止步于旧日时光,上演着一幕幕民国情景剧。
民国初,拆除清旗营建新市场,即商业新区,也就是现在湖滨地区的雏形。思鑫坊近代民居保护区由思鑫坊、承德里、宣寿里三个街坊、七幢独立式西洋别墅组成。建筑主要以近代的石库门里弄建筑和西洋别墅建筑为主。
数十年风云变幻,这片古朴的建筑见证了历史的风云激荡,也见证了无数平民百姓的悲喜哀乐、聚散离愁。
无论是曾经的热闹还是现在的繁华,思鑫坊里的岁月里仍然充满了柴米油盐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