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张绍富百年诞辰!去东梓关,追忆富阳一代骨科名医传奇

发布时间:2022-03-31 13:28:48 来源:市文广旅游局 点击率:

若是要问富阳的骨伤科为何如此出名,那不得不提一个人——富春江畔的“活华佗”张绍富。

张老先生,凭着一张平平无奇的杉树皮正骨,在富阳无人不晓。

为了方便医患就诊,他在位于富阳场口的东梓关村创办了东图医院。

因此,这个恬静而安然的东梓关古村落,在每一个富阳人的心中,并不只是一个神似吴冠中画笔下的江南水乡,更是富阳骨伤科的代名词!

为何东梓关会成为富阳骨科的代名词呢?

借着今年是张绍富诞辰100周年,与小编一同来东梓关 #寻找记忆中的百年张绍富# 吧!

苍生大医张绍富

出生于富阳上图山村的张绍富,13岁便跟随着父亲学医,悉心探索医治骨伤的奥秘,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从医五十余载,张绍富不断锤炼自己的医术,医治无人能治的骨伤,攻克前人遗留的难题。

慕名前来的求医者络绎不绝,他以极端负责的态度面对每一位的患者,即便是卧病在床,亦是如此。

张绍富大胆革新祖传的医术,并打破“传内不传外”的门第之规,将张氏骨伤科弘扬与外,为数以千计的患者祛除病痛。

有如此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富春江畔活华佗”,张绍富实至名归。

药香之旅东梓关

/村史馆/

东梓关人杰地灵,似乎一直与中医药有着不解之缘。

不少老人提到东梓关,都会说,东梓关骨伤科有名的嘞!但是除此之外,东梓关更是一个中医荟萃之地,老中医,药膳,都是它的标签。

走进村史馆,就如同走进时光隧道,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东梓关依旧跳动的脉搏。

/安雅堂/

这座古色古香的老屋,承载着无数的故事。

上个世纪50年代,张绍富就在安雅堂,用他的奇方妙术,救治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患者。

东梓关这幅沉睡的水墨画,被安雅堂激活了。

一走进安雅堂,香淡的中药味交织着古木的香,扑鼻而来。心就在那一刻沉淀下来。

久远的病例、整齐的中药柜、丰富的植物标本,无不在诉说当年的那段历史。

如今,安雅堂中还有中医药文化展示区。在这里,我们可以回溯安雅堂的岁月、重温张氏骨科的发展史,了解那些不愿被历史掩埋的温情故事。(Ps:这里还有中医诊疗,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来看一看哦!)

/春和堂/

春和堂,方圆百里的老字号!

在郁达夫的小说中,隐居乡下的老中医徐竹园先生,年轻时也做过拯救苍生的大梦。可惜时运不济,染了大病之后就在这村里开了一间春和堂药铺,半施半卖。

似乎中医药的文化精髓就印刻在每一个中医的骨子里。故事里的徐竹园先生过着悠闲安详的乡下生活,为东梓关乡里乡亲们默默奉献。

春和堂不仅保留了古建筑的样式,还保留了制作中草药的方法。

大概,这就是传承的意义吧!

/许家大院/

许家大院的一砖一瓦,都曾见证过东梓名医许善元的行医事迹。

作为一位晚清秀才,许善元痴迷于中医药,对古今的疑难杂症颇有研究。就在这许家大院中,他坐诊行医,为东梓的百姓消减病痛。

方圆百里的百姓,都相信这个名医的医术。也正是因为母亲的坚持,归国不久的郁达夫乘着船,来到了这古朴的东关村求医。

郁达夫在许家大院中居住了一月有余,深切感受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这里的情,百感交集。于是,他写下了名篇《东梓关》。

推荐游玩路线: 村史馆—安雅堂—春和堂—许家大院  (Ps:家长们也可以带着孩子去走一走这药香之旅,让孩子们了解家乡,未来成为家乡的宣传者和人文历史的继承者。)

水墨新村东梓关

随着水运的落寞,以及富阳中医骨伤科医院的成立,东梓关再一次沉寂。

饱进风霜的老屋,总是承载着不少人的乡愁。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小黄狗和老古树。

最美回迁房让东梓关华丽转身。白墙青瓦,“点线面”设计,吴冠中画笔下的烟雨江南就如同跃出纸面。

最让小编感动的是,这样的回迁房,让东梓关成为一个看得到过去,又能面向未来的村子。

新居在设计时,在充分考虑村民的现实需要之后,追求中国古典的江南风味。错落有致,美如画!

不少人在面对古村落时,那种即将失去此美的无奈和遗憾之感会油然而生。但是,在东梓关,小编看到了希望。

新村和古村落完美地融合,既有历史,又有特色,它就像“重生”了一般,引得全国人民连连称赞!

东梓关,新与旧,在这片水墨画中晕染交融。

传统村落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时间的积累而带来的历史丰富感。

去走一走吧!放下所有的心事,抬头看看蓝天白云,低头听听小桥流水。感受东梓关中医药的魅力,观赏东梓关杭派新居的传奇!

欢迎与张绍富有过接触的朋友评论下方给我们留言分享你与张绍富相处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了解更多关于这位骨科名医的故事!

(温馨提示:疫情当前,富阳旅游提醒大家防疫意识不可松懈,出行一定要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