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活动

“三江风裳 雅韵芳华” 一场别样的旗袍快闪亮相三江两岸

波映山光分两浙,三江两岸创共富。自千岛湖、新安江、富春江至钱塘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全长235公里的三江两岸有浙西水上唐诗之路之称,也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实景地,1000多位历史名人在此间留下了3000多首诗词佳作,人文气息浓郁,旅游资源密集,开发潜力巨大。

 

为了生动展现杭州三江两岸沿线文化肌理和风土人情,结合旗袍解读三江两岸文化内涵,作为杭州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路(产品)设计大赛的推广活动,11月11日,2022杭州全球旗袍日三江风裳,雅韵芳华旗袍快闪活动在富阳、桐庐、建德三地优雅呈现。该活动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杭州市文化和旅游推广中心、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承办,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协办。挖掘文化基底,结合非遗、名人、生态、诗歌等元素,特别邀请专业舞蹈演员与市妇女活动中心西子艺术社团专业旗袍爱好者共同演绎,用艺术的方式快闪打卡三江两岸沿线的多个景点,为秋意渐浓的水岸风光增添了一抹别样的亮色。同时,邀请专业摄影师航拍飞越三江两岸,以高站位、大视野俯瞰沿线风光,捕捉山水美景及快闪活动的美丽瞬间,展示江岸全貌。

 

作为中国女性代表性服饰之一,旗袍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的追求,也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当百年旗袍与三江两岸文化相遇,与非遗对话,与旅行碰撞,编织出一条更具杭式韵味的水上黄金旅游路线。三江风裳,雅韵芳华旗袍快闪活动分为艺术富春、山水仙境、烟火梅城三个篇章,串联起三江两岸水岸互动”“人景相依的文旅场景,将特色美景、文化内容通过旗袍和舞蹈的形式呈现,奉上一场有颜有韵的视觉盛宴。

 

01艺术富春|江南依依在画中

 

闲居山中,移步画中。本次快闪的第一站始于富阳的富春山馆。

 

富春山馆位于富阳江滨西大道159号,是一座集博物馆、美术馆和档案馆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富春山馆由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著名建筑师王澍设计,他从《富春山居图》和《写山水诀》中的“远山”“次山”“近山”的空间表现手法中汲取灵感。整个建筑高低错落,廊檐绵延,水墨意境,恰似富春江边的富春山之形, 形成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意象和想象,成为建筑版的《富春山居图》。

 

红衣女孩呼朋引伴,蹁跹起舞,跃动于“近山”,于宁静中跳脱出一抹亮色,另一边,青瓷旗袍女子缓缓行于“次山”,迎风律动,仿佛点缀于山体上的星星点点,融为一体。

 

本次快闪的第二站是“新杭派民居”——富阳东梓关村。

 

富阳东梓关村面临富春江,村内有近百座明清精品古建筑以及"官船埠"遗迹等,还有郁达夫笔下的许家大院、"春和堂"药铺,文化底蕴深厚。知名建筑设计师孟凡浩将46户农民回迁安置房打造为艺术兼容人间烟火的“最美回迁房”。从吴冠中先生的“画中江南”寻得灵感,住宅呈现出现代简约又十分写意的样态,富有江南民居意韵。而在美观形式下,所有的功能空间包括院落的不同层次都回应了居民的生活轨迹,让住宅回归生活本源。

 

白墙黑瓦的新式杭派民居,稻田起伏,流水潺潺,村后“眉眼盈盈处”的小山丘……绿水青山间,清雅之美徐徐展现。旗袍女子撑一把富阳纸伞,巧步轻移,或缓行于小弄、长塘边,或翩跹舞动于白墙戴瓦间,古朴韵味肆意生长,俨然一部曼妙经典的江南水墨大片。一把把图案各异、造型精美的富阳油纸伞在镜头中转动,伞骨慢慢撑开,伞面如花朵般绽放,尽显中华文化之美。

 

富阳纸伞制作技艺是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地方传统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深受富阳及周边地区百姓欢迎。2012年,富阳纸伞制作技艺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富阳纸伞制作已有600年多年的历史,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纸做伞面的油纸伞。富阳油纸伞省级非遗传承人闻士善介绍说,完成一把油纸伞,需要106道制作工序,而一般传统油纸伞只需要70多道制作工序。

 

02山水仙境|青山悠悠在诗中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从严子陵钓台到子胥渡口称“子陵峡”,是富春江小三峡中环境最幽深、风景最秀丽的一个峡谷。本次快闪的第三站是桐庐严子陵钓台景区。

 

身着秀袍的美丽女子,乘船环游富春江“小三峡”,在《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沉浸式感受“水上大片”,溯江而上,环富春江“小三峡”观景,行在黄公望绘《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中,领略富春山水的诗情。江上一叶扁舟,烟波袅袅,立于船头,水袖飘飘,山水之间,仙境立现。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严子陵先生是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重要人物,曾隐居垂钓于此。严子陵钓台水上景致优美,岸上亭台飞檐翘角,旗袍女子在“严子陵钓台天下第一观”石碑旁、“山高水长”牌坊下或静坐观景,或摇扇轻踱,优雅风姿倒映在粼粼波光的水面,与隐隐叠叠的两岸青山遥相呼应,正应和了那句: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03烟火梅城|严州宋韵在城中

 

“天下梅花两朵半,北京一朵,南京一朵,梅城半朵。”本次快闪的第四站是建德严州古城。

 

严州古城坐落于建德东部,已有1800多年历史,其前身为严州府,在古代曾与杭州府、绍兴府齐名。俯瞰整个古城沿江的城墙,形似半朵梅花,因此得名梅城。风拂过江边,穿过古城墙,旗袍女子如明珠散落两岸,演绎三江风华。清雅秀丽的旗袍,映衬着三江两岸的旖旎风光,一路飘飘洒洒,这样如诗如画的场景,正是《富春山居图》隐逸文化的艺术写照,展现出天人合一、寄情山水、诗情画意的中国山水文化精神。

 

梅城人文荟萃、商埠繁盛,严子陵、杜牧、范仲淹、陆游等都曾在此为官隐居,范仲淹在此创办龙山书院等四大书院,《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文学著作事出梅城或在此编撰。登梅花古墙览繁盛美景,旗袍女子穿行于巷弄铺子,进行古迹打卡,体验生活场景,在富有人情特色的街道上齐舞。动静结合间呈现鲜活有趣的江南风情,镜头记录下“美人·美景·美食”的片段,也向世人呈现烟火人间的古镇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