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弄: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这是汪曾祺先生在《人间滋味》里的自白。五味人间、食肉饮茶,说到底这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在吴山脚下太庙遗址旁边,察院前巷与城隍牌楼巷之间,有条南北向的小弄堂,全长不过230多米,却浓缩了一座城市的烟火。
大马弄,元代始称大马弄,南宋时期,当时的官府把最接地气的官署就设立在大马弄,就是司农寺庙和马车司,分别掌管着粮食积储和车马通信,此外还有一个叫做“将作监”的官署也被设立在这里,是负责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器皿的制作,纱罗缎匹的刺绣和各种异样器用打造的官署。关于大马弄,《咸淳志》中记载:侍卫马军司。乾道七年,虞允文为相,移屯建康,以为出师之衙,号马军行司,以边帅兼领。元有帅衙,在保民坊。今为司农寺、将作监等公宇。《武林坊巷志》中还记载了好几位以身殉职的军人的先进事迹。可见,南宋的时候,大马弄确实是军机要地。
相对于当下流行的各种ins风、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红店铺,这儿的门店似乎更有亲切感与市井气。没有夸张吹嘘,没有各种促销活动的造势,有的只是最淳朴的人情味儿。这条小弄堂里的每个清晨,都热闹非凡。道路两旁的小小店面里,各色蔬菜生鲜摆得满满当当,等候着赶早市的人们前来挑选。来自富阳的新鲜蔬菜、金华临安的土鸡、舟山渔场里的海鲜、杭州人都爱的酱鸭、手工炒货摊,整条街挂满了酱鸭、鱼干、火腿、腊肉,阳光下泛着油亮亮的光,衬着白墙煞是好看。
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杭州人的根,藏在了沧海桑田后,百年不变的习俗中;杭州人的魂,藏在了日新月异后,依旧繁华的生机里。老城、老街、老巷……保留着这座城市最古早的味道与模样,何尝不是另一种人间烟火?
来源:上城发布、上城区社科联、华语之声联合出品《尚书房·社科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