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西湖,你究竟有几个名字?

据清代《西湖志》载,“西湖”这个名字出现以前,曾有过武林水(武林湖)、钱水、钱唐湖、明圣湖、钱塘湖、石函湖、放生池、西子湖、潋滟湖、高士湖、美人湖、贤者湖、明月湖等诸般名称指代这片水域。

 

伴随着西湖的形成和成长,西湖在各个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称谓。东汉班固所撰《汉书·地理志》中曾提及“武林山”“武林水”。

 

一般认为,武林山即今灵隐、天竺一带群山的总称,而发源于这一带的南涧、北涧等山涧汇合为金沙涧,东流注入西湖,是西湖最大的天然水源,因此“武林水”是最早见于记载的西湖的名字。湖水得源于武林山所出的溪涧泉流,常年湖水丰满,四季清澈晶莹,因纳龙川、钱源之水,又或以“龙川”“钱源”“钱水”作为湖的指称等。

 

民间又传说有金牛卧在湖底,每当天旱季节,湖水快要干涸的时候,卧在湖底的金牛就会浮出水面,口中涌出清泉,迅速将湖水填满。人们认为这是吉祥之兆,便把此湖称为“明圣湖”,也称“金牛湖”。由于金牛湖在当时的钱唐县境内,且紧邻钱唐县治,故又称“钱唐湖”,简称“钱湖”。

 

到了隋朝,钱唐湖的形态基本固定,时称“上湖”。“钱唐湖”这个名字到唐朝时,随县名的更改又改作“钱塘湖”。白居易在《舟中晚起》一诗写道:“且向钱塘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诗中便是以钱塘湖代指杭州。

 

北宋,苏东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七绝中赞美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于是,西湖又多了“西子湖”“西子”“潋滟湖”的别名雅称。西湖的妩媚之美,由此破题,从而提升了西湖风景文化品位,点化出西湖的基本气候气质和内涵。

 

南宋时,杭州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湖之名也迅速远播。元、明、清、民国期间,湖名趋于稳定,西湖成为正式的名称,而其他各个历史时期用过的名称,都退居到了曾用名或别名、雅号的地位。

 

来源: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非常西湖、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