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宿战“疫”实录|民宿女主人沉淀八年,用她力量助力乡村共富
编 者 按 :生存是疫情影响最困难时民宿业的头号主题,在行业情况逐渐好转的当下,依旧能感受到民宿人的坚韧、乐观和努力。大家逐渐习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市场,会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产品,不断寻机突破。本期“齐心抗疫,携手同行—民宿战“疫”专题采访”活动,协会继续邀约民宿主,共话如何深挖民宿特色,结合在地文化创新民宿业态,打造产品良好口碑。
民宿:潭心谷(杭州市“优质民宿”、“白金宿”级民宿)
· 地址: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桂芳桥村南天目森林公园内
· 经营时间:8年
· 采访对象:潭心谷创始人-丁云青
丁云青,潭心谷民宿创始人,杭州市民宿行业协会副会长,临安区民宿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最美民宿女主人联盟副理事长、秘书长,高级花艺师、高级茶艺师。雅好艺术的谷主,不定期在潭心谷民宿举办艺术沙龙,与入住其间的客人,分享着墨香雅韵。在她的带领下,潭心谷民宿先后获得杭州市优秀民宿、白金宿级民宿等荣誉。
Q1:请问疫情对潭心谷的影响如何?您在当下是如何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丁姐:从2019年到现在,疫情持续时间之久,给整个民宿业经营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困惑,前所未有,我们潭心谷也不例外。因为疫情的反反复复,订单也是订了退、退了订,导致营业额大幅缩水,但固定支出成本如房租、水电费、工资、工程维修成本等一项都不少,给民宿的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作为民宿女主人,我也感到焦虑、恐惧,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头。但是,每当想到我们团队中小伙伴,还有家庭要他们养活,甚至还有在民宿创建之初就和我一起打拼长达八年之久的小伙伴,我感觉身上的担子从未有过的沉重,所以我必须带领小伙伴家人们走出疫情阴霾,在不断的行动中找方法,重树信心。于是,我便开始自我心理建设,积极调整心态,不让疫情限制我们的想象,束缚我们的手脚。所以我们积极寻找优秀的合作伙伴,希望在能力、产品和运营上形成有效互补。
Q2:能否分享下您面对疫情有哪些具体的经营举措?
丁姐:面对长达三年之久的疫情,也是倒逼我们在经营上深入思考。好在“小而美”、“个性化”的文旅度假产品还是深受市场大众欢迎的,所以我们在民宿的局部和细节打造上更加用心,一步一小景,让民宿成为美学空间,让度假更具审美情趣和仪式感。在源源不断的入住客人打卡拍照分享朋友圈的同时,又会吸引不同圈层的朋友加入进来,做了扩面精准营销。
丰富度假产品,让内容更加多样化。疫情之下,客人有更多的选择性,同质化、几乎一比一复制的住宿产品,因呈现在客人面前千篇一律而失去吸引力,导致审美疲劳而厌倦。我们会经常策划一些主题活动来吸引客人加入,增加度假体验感。民宿不止是食宿,而是用文化赋能,如民宿以“书、墨、茶、花”四香为主题,定期邀请知名的书法家、画家、金石篆刻、茶艺技师、花艺技师、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等开展研学交流活动,客人可以参与其中,在度假中也有满满的学习收获,达到身心愉悦的目的。
我们还和周边资源积极开展合作,相互带动,为不同需求客人设计多条线路游。如红色线路游,非遗线路游,农耕文化深度体验游,高山有机果园农场串线游等等。同时做好“民宿+”经济,比如周边的农特产品,农事体验,非遗手作...都是增加营收的资源,可以很好的缓解疫情防控下人员不能正常流动的压力。
在疫情的“催化”下,1小时周边度假游成为热点,这也为我们乡村民宿带来福音。所以我们也积极拥抱变化,把握市场长期向好的背景,不断升级民宿产品、用心做好品质服务,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Q3:我们了解到,民宿在这期间多次开展公益、团队培训、公益助农等活动,能否展开聊聊?
丁姐:疫情影响下的三年来,在多次面临停工停业的时间里,潭心谷关门不关爱,歇业不歇事,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传递民宿爱与温暖,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二是苦练内功,为复工复产做好准备;三是做好复工促销活动,打好时间差。
首先,在疫情期间我们多次开展公益活动。比如疫情爆发初期,我们煮了1000个茶叶蛋寄给居家隔离的客人和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小小一枚土鸡蛋把潭心谷的爱与温暖传递给关心关注我们的家人;我们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致敬战疫归来的勇士,杭州市民宿女主人邀您来度假”活动;我们也自发组织前往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为她们送去关爱;此外,我们还义务接待了上海市首批援鄂天使,与战疫勇士共聚天目山。
其次,我们组织潭心谷全体员工,参加民宿线上培训课程,努力提高接待业务水平;同时,对我们民宿从庭院到客房做了进一步调整升级,为迎接疫后客户做好充分准备。
除此之外,在2021年我们开始启动了“潭心谷·公益助农”项目,帮助农民把一些因疫情滞销的优质农特产品通过我们的平台销售出去,让城市的朋友用实惠的价格就可以买到乡村的优质土特产,我和小伙伴都觉得特别有意义。同时,我们也与临安当地的民宿抱团营销,通过线上平台推出房券预售消费模式。
Q4:目前潭心谷公益助农活动做得较好,能否分享下您是如何考虑通过民宿的平台,来帮助周边农民展销农副产品的?
丁姐:我们了解到,在疫情影响之下,陷入困境的还有乡村的农户、种植户和养殖户,很多优质的农特产品因外地收购的人和车辆进不来,所以滞留卖不出去,而这些农产品时间久了不能保鲜就只能扔掉,农户们也因缺少渠道而一筹莫展,随时面临着一年的心血付诸东流的愁苦。
从2021年9月份开始,我和团队的小伙伴们就开始经常走入田间地头、农户、种植户和农贸小集市。经过多次走访后,渐渐有了清晰的思路,所以我们决定用我们民宿多年来积累的人脉资源和粉丝社群群体,为乡村做点什么,助力解决农户们的燃眉之急。于是,我们特别成立了“潭心谷公益助农小组”,为城市和乡村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让乡村的优质农特产品以平价的价格进入了城里朋友们的餐桌,让城里朋友足不出户可以吃到新鲜、有机、美味、健康的来自天目山的地道食材。特别是天目山的农副产品,我们通过文化的挖掘,把它制成伴手礼,也是让天目山文化在升值流动的过程中,保持和传承下去,对我们来说也十分有意义。
我们的公益助农活动从推出,就得到了广大朋友们和潭粉们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从大家收到新鲜有机食材的喜悦和感谢,农户、种植户和养殖户的感激和泪花中,我们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付出的意义,尽管辛苦,但我们无比快乐,尽我们所能的帮助别人,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所有的美好会如期而至。
Q5:民宿目前主要是通过哪些渠道进行农副产品展销?具体销量及营业额有多少?在总营收占比如何?能否分享下您在产品口碑的打造上有何心得体会?
丁姐:我们民宿的农副产品,主要是在我们的朋友圈进行宣传销售,采购的客人基本上都是我们私域流量的客户群体。可能也是得益于,我们民宿的餐食一直以来都是主打有机健康,很多客户到民宿体验过后,对我们的潭心谷特色私房菜总是念念不忘,觉得我们的食材新鲜、美味,口感好。有了亲身体验的基础后,再加上对我们民宿口碑的信任,所以当我们推出助农计划、开始展销我们精心挑选后的农副伴手礼产品时,我们的客人都非常的支持,也愿意在我们这里采购。目前我们农副产品的年销量已经达到六十多万,在民宿总营收中大概占了20%的比例。
在产品口碑的打造上,我觉得首先还是要保证产品的质量,我们始终严格贯彻民宿“养生、养心、养性”的三养计划,严选地道食材,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像我们出售的农家土鸡,都是来自大山深处,采用农家放养、谷物喂养、山水滋养的养殖方式,所以味道鲜美,肉质紧实。客户吃过后觉得很不错,便会进行复购,甚至推荐身边朋友购买。
Q6:我们了解到,潭心谷的老客户粘性很高,复购率也比较高,在客户群体的维系上有何心得体会?目前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客人反馈?
丁姐:我一直希望自己用心经营的潭心谷,更像是丰沃的土壤,给亲情、友情和爱情营养,所以民宿一直用心打造“养生、养心、养性”的三养文化,只为来潭心谷的旅人有更好的体验和温馨家的感受。在客户群体的维系上,更多的是以朋友的方式在相处。闲暇的时候,我会上山就地取材,和客人一起享受插花的乐趣;也很乐意与客人分享我珍藏已久的好茶,和他们畅聊人生理想。
我自己是一个非常喜欢到全国各地淘宝贝的人,就比如我们民宿的两个书柜,我当时在市场看到它们时,就深深吸引着我想去了解书柜背后的故事。后来我将这两个书柜买下来,放在民宿里面,很多客人在拿书阅读时,也会来问我这个书柜的故事,问我产自什么地方、什么年代,我也很高兴和大家分享。可能也是和大家聊得多了,他们得知我是一个很爱淘各类宝贝的人,于是我们潭心谷民宿,便慢慢地多了许多来自客人赠送的摆件。记忆比较深刻的是,有位潭心谷的老朋友,送来了一台五十年代木结构的缝纫机,这种纯木头做的我自己也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位朋友跟我讲起了这台缝纫机背后的故事,是他公公当时从外地来到临安,用这台缝纫机养活了一家人。所以它完成了一家人生计使命的时候,现在又呈现在潭心谷,也让更多来到潭心谷的人,能听到他们的故事。
Q7:能否分享下您萌生打造“潭心谷”的契机是什么?从开业运营到现在,您心态上有什么变化吗
丁姐:一次偶然的周末探春,点燃了我心中一直想回归乡村、过田园生活的梦想。于是我回到乡村,寻找灵魂深处的乡愁,也为向往乡村生活的人,打造身心合一的自由的新生活方式。让和我一样的人群,可以有一杯茶的时间、有一个和心灵对话的空间。于是,历经两年的时间,我打造出了潭心谷,这样一座森林中的书香民宿。
开民宿对我来说,是从0到1的过程,非常的不容易。但是收获更多的是快乐。很多时候大家都说,快乐是来自于付出;那对于我来说,组建一支学习型、有情怀的家人团队,把每一位成员培养成有思想、有情怀、懂美学、乐分享的生活家,就是我的快乐。而组建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是需要主人身体力行,作为表率,所以我也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当然,这么多年来,我也特别感谢家人和伙伴的支持,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潭心谷。同时,也非常感谢每一位来到潭心谷的客人,感谢他们对潭心谷的鼓励支持和认可。这些早已变成好朋友的客人,也给我带来了不少的感动。
Q8:潭心谷民宿从2014年开业至今已八年,能否聊聊在潭心谷产品的打造上,有何心得体会?
丁姐:我一直都是计划,将潭心谷打造成为“心之向往的心灵居所”。所以在民宿打造的过程当中,从选址到每一样物品的选择,都是我自己亲力亲为,可以说我的无数个日日夜夜都是和潭心谷中的一草一木一起度过的。
潭心谷的设计理念,首先是在场地上尊重自然,融于环境,提倡山水主义,因为民宿的前身是景区的管理用房,我们将它利用起来改造而成,在景观上营造了质朴性和异域性的氛围。其次,设计一些轻盈、生态的活动场所,我所追求的境界就是设计无痕,希望能做出与大自然和谐交融的建筑物。此外,在民宿定位上,我们也一直围绕着“禅意养生度假目的地”的主题。房间内的家具都是经过精心打造、挑选的,细节之处尽显用心。
还有我们的餐食,每一份食材都来自山野的农家,健康绿色有机,并由经验丰富的乡村大厨精心烹制。除此之外,民宿还会定期举办各类有意义的主题活动,像春日玉兰花会,非遗手作,插花美学体验课等,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让客人在玩乐的同时,学习传统文化,身心都得到升华。
Q9:民宿未来是否其他新的发展方向?对行业接下来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丁姐:我相信疫情终将过去,我们能做的是对疫情的冲击有一个正确和理性的认识,对发展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消费模式等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研究和判断。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积极打造民宿品牌、强化品牌形象、深耕服务质量和体验、逐步丰富新的民宿消费场景,才能把握好疫后市场。
面对疫情的打击,这位在乡村创业的民宿女主人笃定、坚韧,以民宿为平台,积极开展公益助农活动,不仅带动当地乡村增收致富,也使民宿在客流量较少的日子里,依旧能有稳定的营收。同时利用民宿停工待业时期,提升团队修炼内功,以高质量服务和多元化体验,为疫后市场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