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上千栀,梨有了吗?”
“没有吴老师家的梨不算夏天”
……

这几天,建德市三都镇镇头村的吴桂芳(网名叫“洛上千栀”),不时接到朋友圈的咨询----浙江省第10000家文化礼堂“镇头大队”的梨。
吴老师是三都镇中心小学一名老师,一名90后青年党员。每年暑假,放假在家的她都要“不务正业”,在朋友圈吆喝“镇头大队”的梨,一发不可收拾……
“这个梨,从山上到山下,已经种了25年。”镇头村党总支书记余永荣给我们介绍这个梨的来历。1996年,镇头村要发展集体经济,农业局一位技师建议可以种南方苹果或者翠冠梨试一试。试种后发现,长出来的苹果又硬又小,那就翠冠梨吧,先来30亩山,一株株梨苗种下去,山泉水灌溉,大家精心管理。
六年后,结果了,梨的味道不错,但山上有野兽和禽鸟,村民们就你几棵我几棵,将梨树移种田里,几年后扩大到300亩。
2017年,镇头村将“镇头大队”作为乡村文旅品牌发展(1964年,镇头村叫“镇头大队”,一场大旱让上千亩土地颗粒无收。当时公社组织11个大队1000多人,历时10余年修成镇头水库),翠冠梨从此有了个响亮的名字叫“镇头大队”牌。
90后小学教师吴桂芳,可谓村里网络营销“第一人”。吴桂芳家一共种了110棵梨树,六年前,她开始尝试通过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进行销售。喜欢旅行、摄影、结识好友的她朋友圈好友不少。她把自家的梨取了个名字叫“小镇头家的梨”。“土生土长的镇头下一代,我爷爷是镇头人,我爸也是,那么我可以算小小镇头咯!”
六年前的第一次试水,1500斤梨,一天内全部售完。第二年两天半卖了3000斤,第三年第一天就卖了2000斤,去年吴桂芳还帮助村里卖了约20000斤梨。
为什么卖得又快又好?“最重要是梨的品质,水分多,甜度高(测糖仪糖度13左右,一般12就蛮甜了),肉质细。用小朋友的话来说:又甜又润水分足,嘎嘣爽脆超好吃,还有我们自己对品质的把控,快递有破损负责赔换等。”
当然营销也是一年比一年有经验。比如梨花季,她就会分享“千树万树梨花开”美景。成熟季节,什么时候可以吃,实测糖度多少等等及时发布,朋友们总是会在微信下方点赞留言。
想不想也尝尝这让人心心念念的镇头翠冠梨?我们为大家争取了10箱。
参与方式:下载橙柿互动APP,找到本文留言谈谈#你的文化礼堂#印象,选中的,我们会短信通知。
未选中的也不要气馁,“洛上千栀”家和镇头村的翠冠梨均已开售了,75元一箱(约8斤包邮)。一天卖出2000斤翠冠梨的“文艺少女”结
“今年梨是小年,卖梨倒不是那么急,不过还有一件需要吆喝的事儿能不能帮帮忙?”三都镇镇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余永荣悄悄把我们叫到一边。
余书记也不“卖关子”:“我们的‘洛上千栀’也到了‘奔三’的关口了,她为村里做了那么多好事,她的终身大事,我们可不得上心么?”“洛上千栀”,寓意“一千朵栀子花香气馥郁,我把它们编成花环送你戴”,这也是她在大学毕业后告别杭州外贸工作,回乡为孩子们带去“腹有诗书气自华”馥郁气息的初衷。说起自己的终身大事,“洛上千栀”也毫不羞涩谈自己的看法。
“本来嘛,这些年我利用寒暑假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18个省市和非洲摩洛哥,对一些东西已经看淡了……但是在跟随三毛的足迹去往撒哈拉,到《卡萨布兰卡》的拍摄地摩洛哥后,又很憧憬‘永恒的爱,一生的守候’。”
宁缺毋滥,追求真爱,是她的爱情信仰。她甚至用这样的“佛系”爱情观说服了父母,以至于老两口几乎没催过她赶紧成家。不过,去年疫情后,吴桂芳就没再外出旅行,在沉下心来的这段日子,她渐渐发现自己对旅行的热情淡了,1991年出生的自己也开始“奔三”,她更渴望找到那个对的人,有一个温暖的小家,温馨的港湾。
如果您身边有合适的小伙子,也可以跟小编18505819316联系,我们一起帮忙牵牵线,一起为“洛上千栀”寻得佳缘。此外,“我们大杭州”还要助力“洛上千栀”和镇头大队,吆喝更多的镇头大队翠冠梨。今年老天给力:
梅雨无大雨,出梅连续晴热
温差大果子熟得透爽
90%以上是中大果、精品果
甜度12已经不错了
更多的在13以上
青皮(苹果梨)黄皮(黄蜜梨)随机搭配
单果250克以上
每箱8斤左右
团购价75元/箱
江浙沪包邮
最迟下单次日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