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杭州历史建筑(都市篇) · 蝶变新生第十九期:​刘江艺术馆

中山中路16号建筑坐落于中山路与打铜巷交界,始建于1906年,为一幢悬山屋顶,二层砖木结构传统建筑。建筑坐西朝东,以高耸的院墙围合,沿街入口为一中式石库门,门上方置一矩形门匾,西式浮雕花纹镶边;门内第一进为门楼,第二进为面阔三间的二层楼屋,其前后带有南北厢楼,第三进亦为带南北厢房的二层楼屋。该建筑在民国时期属乾发酱园股东冯锡之所有,从民国起,陆续作为金德源铜号作坊、福和南货店、李三和糖号等商业用途;1953年,该建筑由国家接管;2008年,该建筑被杭州市列入第四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中;2019年,该建筑用于开设上城区非遗展示馆艺术分馆暨刘江艺术馆。新馆已于2020年9月正式开馆。

本期蝶变新生专辑,杭州文保中心通过最新专题视频的解读和全景漫游,广大市民可以全方位体验中山中路16号历史建筑——刘江艺术馆的独特魅力。

11月14日,中山中路16号——刘江艺术馆蝶变新生的报道也登录学习强国专栏,让我们来感受这些历史建筑曾经的荣光,并探寻它们新生命的方向。

刘江艺术馆·蝶变新生

为了让历史建筑得到活化利用,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根据“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原则开展修缮工程,市区历史建筑保护管理部门积极给予指导,最大程度还原历史建筑原风貌。

修缮前修缮后中山中路16号建筑

此次修缮主要以修复外部风貌、特色构件为主,对楼门窗、屋面、楼地面、墙体等部位进行重点修复;对破损、缺失部分按原样进行补配;排查内部结构,消除安全隐患,整理院落环境。通过此次保护修缮,使这一历史建筑得到保护和生命的延续,传承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重拾尊严、焕发新生,令刘江艺术馆以别具一格的文化艺术气质与山水景观相映成趣。

如今的刘江艺术馆以中国书法篆刻展示与研究为中心,以传统文化传承与活化为宗旨,全方位研究刘江的艺术风格、创作特点,传承中国书法篆刻文化艺术。“大道传薪”——刘江书法篆刻艺术特展所展出的百余件精品书法作品、篆刻作品,大多数为首次展出,打造了一场全新的视觉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