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5A级风景区,千岛湖的这条鱼活得真讲究
鱼米之乡长大的人,多数都爱吃鱼。
江南优越的水域条件,让千岛湖的鱼营养丰富、肉质滑嫩,与任何一种烹饪方式搭配都能出彩。
在秋冬时节,围坐在一锅鱼头汤前,望着汤面咕噜出小气泡,奶白色的汤头微甜,带着原始的鲜美。
而这鲜美的核心就在千岛湖,湖中畅游的有机鱼早已风靡全国,鱼头馆遍布千岛湖的大街小巷,城里的人纷纷驱车前去,把最地道的水乡美味一网打尽。
杭州以西,淳安县内,穿流而过的新安江被筑坝截断,蓄水形成了一片人工湖。
湖区面积达573平方公里,周围坐落着形态各异的大小岛屿1078座,举目望去,碧波万顷、岛屿棋布,犹如一块块碧玉半浸在湖中,千岛湖因此而名。
“千岛碧水画中游”,千岛湖水色澄清晶莹,清澈见底,能见度高达9-11米,属国家一级水体。不经任何处理即可达到饮用水标准,有点甜的农夫山泉就产自于此。
鱼儿生在偌大的千岛湖中,不养殖,在浩瀚的湖中遨游,肉质自然细腻鲜嫩,绝无半点泥腥味。
淳安县全县有135万亩松林,适中的气温、充足的光照、丰沛的雨量、多层次的立体型气候,为这里的马尾松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
每年4月份,密密匝匝的马尾松花团锦簇,松花粉随着轻风飘散到千岛湖面。这是一种最生态、最滋补的食疗珍品,为有机鱼提供了最好的天然饲料。因此千岛湖鱼除了鲜美,还具有大补功效。
从投放到捕捞,从小鱼苗长到5公斤重的商品鱼,至少要耗费7个年头。经过长年累月的孕育,鱼的味道自然够地道。
捕鱼,已经成了千岛湖独有的文化,在千岛湖独有的“巨网捕鱼”打捞中,捕捞员拉动手中长4000米,高65米的巨网,一条条胖头鱼腾空跃起 ,跌入船舱。
几天后,这艘满载而归的“战利品”,会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宴席上,成为引爆食客味蕾的“法宝”。
○ 鱼头,才是千岛湖的主角 ○
一条完整的鱼摆上餐桌,众人的筷子一般都会伸向鱼腹,而鱼头鲜有人问津。但在千岛湖,鱼头才是一条鱼的精髓所在。
千岛湖鱼头已经成为极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秀水砂锅鱼头、番茄砂锅鱼头、青椒诱惑鱼头、古城鱼头……鱼头被变着法子做成一席盛宴。
这其中,又以鳙鱼(又称胖头鱼、花鲢)最为出名。民间有“鳙鱼头,肉馒头”之说。鳙鱼个头大,光是鱼头就能占体重的一半。富含胶质、肉质腴美而饮誉江南。
鳙鱼常见于各大菜系,例如苏州“砂锅鱼头”,上海“鱼头雀卵羹”,宁波“干烧鱼头”,而千岛湖的“青椒诱惑鱼头”“古城鱼头”成为游客点得最多的鳙鱼菜系菜品。
一道青椒诱惑鱼头,历经洗、腌、煎、炖等多重工序,鱼皮紧紧锁住鱼肉的汁水,汤汁色泽青翠、清香四溢。汤内还放入多种配料及螺丝椒、花椒,另将青椒铺在鱼头上,放少许鱼汤,砂锅焖制5分钟,盖上砂锅盖即可。出锅的鱼头还保持着完整的样子,尝一口鱼肉,鲜美至极。
另一道古城鱼头,则是将清洗干净的鱼头一开为二,两面煎至金黄,同样加入的便是不一样的多种配料,大火烧至收汁后装入定制的青花瓷盘中即可。鱼头色泽鲜亮、酱香浓郁,越吃越开胃,不仅下酒还下饭,真是百吃不厌!
除了超级好吃的鱼头外,千岛湖还有各种各样美味的湖鲜。近百种淡水鱼,都是城市里很难吃到的珍馐。有句话叫:乘风破浪也要到千岛湖吃鱼。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迷人的风景,在这里吃鱼,真的是人间至味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