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91165/2024-00162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公开日期 2024-09-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对市人大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桐14号)建议的回复意见

发布时间:2024-09-09 16:18 信息来源: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点击量:

邱铿锷代表:

您在杭州市人大第十四届第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后亚运时期持续推进“文旅西进”的建议》(桐14号)已收悉。经研究,现将相关意见回复如下:   “三江两岸”是杭州城市与旅游发展的重要轴线,也是一条奔流不息的诗词之江,承载着无数人文情怀,拥有最厚重的文化积淀。桐庐县是“三江两岸”的核心区域,杭州市以打造“三江两岸”世界一流滨水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在规划编制、项目建设、游线设计、宣传推广等工作中对桐庐县予以重要支持,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主要成效

(一)顶层设计,夯实发展基础

完成了《杭州市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实施规划》,对桐庐县文旅产业进行了重点布局和项目安排;出台了《关于加快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各地引进重大文旅项目,优先保障土地要素,并予以资金补助;完成全市文旅资源普查,摸排桐庐县文旅资源352处,为加快桐庐县融入“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寻求突破口。

(二)项目招引,做强发展引擎

2023年,杭州市在“平急两用”启动仪式上,发布“三江两岸”旅游投资机遇,为桐庐等西部区县招引大型文旅项目;举办招投联动基金招商西部山区县项目专场路演,支持山区县创建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五大产业生态圈精准招商示范平台,鼓励企业到西部山区投资;法国普德赋主题公园项目多次踏勘桐庐,已将大奇山作为项目选址备选之一;成功招引落地小源溪山水运动公园、瑶琳开元森泊旅业度假区、富春江影视基地等大型文旅项目。截至目前,成功招引文旅项目24个,亿元以上项目1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投资总金额超百亿元,逐渐形成多元化文旅产品矩阵。

(三)赛事引领,加快释放亚运效应

积极支持桐庐县在内的各区、县(市)申办、承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发展本地区体育赛事活动特色。市文广旅局、市体育局共同谋划制定“跟着赛事游杭州”2024文体旅融合新消费促进年活动整体方案,于3月底成功举办启动仪式,活动在富阳、桐庐、建德、淳安四地同时启动,并联合飞猪旅行、都市快报等机构,通过多个文旅平台展示体育活力,进一步扩大赛事带动流量和消费的核心竞争力。

(四)营造氛围,激活文旅市场

借助2022年春晚忆江南项目影响力,组织“三江两岸”万人休闲游(桐庐站)活动,举办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活动、富春江诗歌节、桐庐大奇山音乐节、“桐庐味道”美食节、畲族文化节等10余场各具特色的文旅活动,通过文旅活动氛围的营造实现旅游人次和旅游消费的跨越式增长。

(五)开发水上游线,打造高品质产品

推出富春山居图实景游旅游项目,2023年新增一艘138座位的船只,分别开通到G20峰会会场、梅城、研学诗词游航线等4条。2023年富春山居水上实景游游客量达45万人,旅游收入达3500万,充分展现了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独特魅力。

二、下步计划

(一)聚焦项目招引,提升文旅能级

桐庐组建文旅体招商专班,探索“造月工程”和“摘星工程”并举、架构桐庐全域旅游招商和发展版图。杭州市支持在“三江两岸”桐庐段谋划招引优质项目,洽谈国际IP主题乐园、高端度假酒店项目。推进梅蓉艺术村与杭州宏逸集团签订精品民宿村落战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打造“三江两岸”精品民宿。持续推进阆苑温泉度假区、富春江夜游,丰富桐庐文旅冬季和夜间产品。

(二)聚焦提质升级,激活传统景区

深入实施全省旅游景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垂云通天河、天子地、瑶琳仙境、红灯笼外婆家、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桐君山、严子陵钓台等传统景区通过植入新业态、优化旅游项目、完善旅游配套、增加文化演绎等丰满旅游功能,激发文旅消费新热点,重塑桐庐山水人文地标。

(三)聚焦文体旅融合,打响赛事品牌

桐庐作为亚运马术项目的举办地,具有国际一流、奥运标准的马术中心,亚运后多个马术关联产业项目正在招引落户;市文广旅游局支持桐庐马术中心打造3A级旅游景区,并积极指导推动桐庐马术中心为核心的瑶琳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体育局联合各相关单位策划推出,以优质赛事资源为核心,积极打造以马拉松、电竞、马术、水上运动等热门运动为重点的特色旅游休闲产品,推出“跟着赛事游杭州”休闲旅游套餐,个性化定制多款“体育+旅游”文体旅融合专属产品上架销售;组织秋季“三江两岸”户外露营大会、“跟着健儿游杭州”和“跟着赛事City游”等系列活动。

(四)聚焦区域协同,打响营销品牌

参加杭州市举办的“最忆是杭州”等各类宣传推介活动,全方位展示桐庐文旅资源、文旅产品、文旅业态,不断擦亮“潇洒桐庐郡 中国最美县”品牌。市文广旅游局将以“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路产品为核心,推动西部区县市文旅资源整合提升,通过优化各类文旅活动,鼓励西部区县市之间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加大文旅深层交流合作。特别是利用中小学春假、秋假、黄金周等小长假,引导西部城市出台优惠文旅政策,吸引入杭游客和本地市民体验城市周边游、乡村近郊游、运动休闲游等“微旅游”“微度假”模式,加快打造四季皆宜、老少皆乐的非遗研学、农事体验、亲子自驾、野趣露营等沉浸式互动新业态新产品。

(五)培育特色产业,推动消费升级

培育一批融合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极具桐庐地域性的品牌产品,将消费潜力转化为消费动力,激发文旅消费链“长红”。依托十六回切、春江渔宴、江南时节宴等特色宴席及米粿、酒酿馒头、索面等地域风味,提升“百县千碗·桐庐味道”美食品牌;推进富春江慢生活体验区、旧县富春大岭图等区块建设精品民宿集聚区,打响“富春山居·宿在桐庐”宜居品牌;开展“桐庐夜市”“山野风物”等旅游市集、文化雅集活动,拓展“宋韵富春·爱上桐庐”市集品牌。将进一步支持桐庐开展非遗助力共富试点县建设,指导桐庐开展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工作,支持桐庐举办共富集市、非遗五进、“神州风韵”全国剪纸艺术大赛等活动,进一步运用好国家、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桐庐“非遗工坊贷”等扶持举措,推动桐庐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