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寥寥九個字,卻浪漫到極致,感動了無數人。不過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九個字,最早是錢镠寫給他的結髮妻子的。
吳越王錢镠的愛妻莊穆夫人吳氏,每年寒食節必歸臨安。這一路要翻越一座嶺,路左邊是懸崖峭壁,右邊是湍急險流。錢镠擔憂夫人的安全,便派人修出了一條平坦大路,路旁再修建欄杆,讓夫人的歸家之路能夠安然無恙。
錢镠是一個性情中人,最是掛念這個結發之妻。吳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帶信給她:或是思念、或是問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
那一年,吳妃又去了臨安娘家。錢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宮門,卻見鳳凰山腳,西湖堤岸已是桃紅柳綠,萬紫千紅,想到與夫人已是多日不見,不免又生出幾分思念。便寫信說道:“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意思是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你可以慢慢歸來了嗎?
九個字,平實溫馨,情愫尤重,讓吳妃當即落下兩行珠淚。此事傳開去,一時成為佳話。
當年,鄉間傳唱著順口溜:“十二月裏蘆花飛,王妃娘娘回鄉裏……”後來,那些樵夫野老又吟唱出另一首順口溜,這順口溜卻成了村夫牧童們掛在嘴上的小調,還被冠名《陌上花》,一唱唱了一百多年。
到了北宋熙寧年間,大文學家蘇東坡遊九仙山時聽到《陌上花》後頗有感觸,便寫下了《陌上花三首》。第一首對吳人歌《陌上花》事作了概括的敘述;第二首寫吳越王妃春歸臨安情景;第三首慨歎吳越王的去國降宋。三首詩委宛曲折地詠歎了吳越王朝的興亡,帶有懷古詠史的性質,並感慨人世榮華富貴,虛名浮利的過眼雲煙,皆如那草頭露,陌上花,轉眼即消逝。三首詩語言典雅,意味深長,詩情淒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