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上的指尖功夫,這絕活無法忘記

發佈時間:2024-04-26 15:31:48

中【04.15-04.19】扇子上的指尖功夫,这绝活无法忘记.webp_副本.jpg


一柄禮扇,兩種畫面,清風襲來,暗香浮動。


野棠花落時,就該為納涼做準備了,和我們一起走進跨越三個世紀,歷經一百多年風雨的“王星記扇”,尋找“搖風”“涼友”。


自古以來,扇子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結下不解之緣,於是人們在扇上下了諸多功夫,扇柄扇骨上有雕工,扇面正反上加書畫,使之愈加賞心悅目。


清光緒元年(1875年),世居杭州的王星齋一家,便以制扇工藝為家傳,王星齋夫婦自設作坊制扇,以選料優、製作精贏得顧客青睞,自此杭州王星記扇莊攜手“杭扇”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現如今,我們去到拱墅區長板巷118號,會發現王星記扇莊已然在歷史的沉澱中,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家“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2010年王星記依託非遺資源創建了全國首個中華老字型大小文化創意產業園,在建設園區的過程中,王星記堅持文化、創業、環境的融合,從外牆建築到室內裝修,從生產場所到產品陳列,大力彰顯扇文化特色,營造技藝傳承、創新發展的環境氛圍,並實現功能綜合化,突出基地既是生產演繹場所又是參觀旅遊的景點、既是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又是傳統文化交流的平臺的旅遊主題產品特色。


可別小瞧這棟建築,因為在裏面還藏著一處杭州市級第一批鄉村(社區)博物館——王星記扇博物館。


王星記扇博物館全館面積約在2000平方米左右,分為歷史博物館和精品博物館兩個主題展區。歷史博物館分為扇史區、扇藝區,主要介紹扇的歷史起源和扇的傳統文化;精品博物館分為精品區和墨韻瑰寶區,主要介紹各種精品扇子、大師作品,精雕細琢,無上精美,歎為觀止。


博物館中,展出品類約有15個大類,400多個品種,其中以黑紙扇和檀香扇最負盛名。


黑紙扇既可拂暑取涼,又可遮陽蔽雨,可稱“半把雨傘”。其扇面採用臨安於潛桑皮紙,諸暨柿漆,福建建煤,經過大小86道工序精製而成,工藝精湛,風格別具。而檀香扇則採用工藝技術難度極高的拉花、燙花、畫花“三花”工藝,製作精巧雅致。


集聚了杭州特有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融入了亞運競技勇立潮頭的氣質,王星記扇博物館還不時展出以2022杭州亞運會為創作主題的精美扇品。


在這其中,要說別具一格,當屬被評為鎮館之寶的《蓮韻》。作品精選烏木原木為原料,具有天然花紋,色澤純正,兼具木的神韻與石的質感;造型別致,採用鏤、刻、雕等多種工藝技法,整個畫面素材豐富、線條流暢、錯落有致、虛實結合,極具動感。扇子採用雙面異彩的藝術形式,技藝精湛,獨具匠心。正面採用傳統純手工工筆彩繪而成。筆法細膩,著色豔麗,層層渲染,富麗堂皇。盡顯精微的寫實繪畫特色,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色彩審美意趣。背面採用傳統純手工工筆金粉繪畫技藝,將扇面裝飾得華麗精緻,具有層次感與立體感,風骨俱佳。


王星記博物館至今共收藏了上千件的藏品,其中明清時期的30餘件,民國時期的200餘件。


博物館內除了展示區域,還有體驗區和文創區,來到博物館的夥伴可以從指尖探索技藝的精妙,也可以將這份技藝文化帶到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讓自己也成為“傳承者”。


作為中華老字型大小,王星記不斷向國內外遊客積極弘揚中國傳統非遺工匠精神,傳播“扇藝中國•禮善世界”的中國千年扇文化。


方寸之間,盡是煙火。運河之畔,盡是文脈。


這個夏天,歡迎來到拱墅區鄉村(社區)博物館——“王星記扇博物館”。


地址:拱墅區長板巷118號

電話:0571-88376201,王老師

出行方式:地鐵3號線潮王路站B出口50米;公交65路東糧泊巷站440米處

探館方式:可通過“杭城跡憶”或“王星記”官方微信公眾號預約體驗參觀,參觀體驗約需半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