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合村乡绣花鞋制作技艺是以桐庐县合村乡为中心,流传在桐庐、临安、建德、富阳一带的传统制鞋技艺。
合村绣花鞋与鞋垫制作技艺,最早起源已经不可考证,但是目前能看到的绣花鞋的实物是清朝光绪年间,故该项技艺最早不晚于19世纪后半期。由于当地习俗,姑娘出嫁,必陪嫁鞋子分赠夫家大小,夫家则以鞋之精美程度品评新娘手巧程度。因此,姑娘多在此项技艺上花费心血,使合村绣花鞋远近闻名。
合村绣花鞋与鞋垫以纯棉布为原料,取深山竹笋叶垫入鞋底,以加强鞋底的吸潮,透气,使用宣麻线纳鞋底,并经糊鞋面、滚鞋口、平鞋底、楦鞋、绣花等多道工序而成。绣花鞋以绸缎为面料,用各色花线精绣,各式花样,品种多达100多个。其特点是在传统制作的布鞋上,女鞋要在鞋帮上绣花,而鞋垫则不论男女,一律绣花。
刺绣是制作绣花鞋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简单的图案背后可能包含着多种刺绣方法,需要工匠数十日的手工劳作。合村绣花鞋刺绣图案多种多样,婚鞋上绣百合花、鸳鸯、蝴蝶,婴儿满月鞋上绣生肖动物,老人寿鞋上绣寿桃和福字等。精美的刺绣图案里蕴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合村绣花鞋多次参加国内博览会及上海世博会,还远赴美国、俄罗斯、西班牙、印度、台湾、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非遗展览。
2012年,合村绣花鞋制作技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杭州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