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巷,承載“八德”之美

發佈時間:2024-03-06 15:14:42

中英西韩【03.04-03.08】忠孝巷,承载“八德”之美_副本.jpg


忠孝巷,南起繁華的清泰街西段,北至莊重的民權路。


與忠孝巷相鄰的,原本叫做獅子巷。然而,在民國時期,為了與當時社會所提倡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八德”相呼應,這條巷子被更名為仁義巷。這一更名不僅體現了當時社會對道德的高度重視,也反映了人們對忠孝仁愛等傳統美德的尊崇和傳承。


據說,忠孝巷得名於古代一位名叫忠孝的賢士,他在這裏居住並以孝道和忠誠著稱,為後世所傳頌。


除此之外,忠孝巷與毛文龍有著不解之緣。毛文龍,字振南,一名伯龍,是明朝末期的著名將領,祖籍山西平陽府太平縣(今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而出生地則是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他的故居恰好位於忠孝巷。毛文龍自幼在忠孝巷長大,這裏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深深烙印在他的記憶中。明朝末年,政治動盪,軍事紛爭不斷。毛文龍自幼便懷揣著保家衛國的夢想,他勤奮好學,苦練武藝,投身軍旅。憑藉著過人的智慧和勇氣,其在戰場上屢立戰功,逐漸嶄露頭角,歷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官至左都督平遼總兵官,成為了明朝末期在遼東抵抗後金的重要將領。毛文龍在軍事上屢有建樹,開創了軍事重鎮東江鎮,並在與後金的戰爭中取得了不少勝利。然而,他在為人處世上頗受爭議,因驕恣和索餉過多而遭人非議。


忠孝巷作為毛文龍的故居所在地,不僅見證了毛家的興衰榮辱,更與毛文龍個人的命運緊密相連。如今,忠孝巷已經沒有老住宅了,只有一條過道被冠名為忠孝巷,西側是杭州市行政用樓,東側是民生路,中段與潘衙弄相交。但毛文龍與忠孝巷之間,有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紐帶。他的故居和成長背景為忠孝巷增添了更多的歷史色彩和文化底蘊,也使得這個地名在明朝末年的歷史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來源:上城發佈、上城區社科聯、華語之聲聯合出品《尚書房·社科三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