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天下第三泉”著稱的——杭州虎跑泉,除了清澈甘醇的泉水,還有神奇傳說和迷疑。虎跑泉真由老虎刨造出來嗎?又何謂“天下第三泉”?虎跑泉的泉水為什麼冒而不溢?……
歷史記載:唐代茶聖陸羽,將他最喜愛的六口甘泉排名次:以鎮江金山寺的中冷泉為第一,無錫惠山泉為第二,杭州虎跑泉為第三,蘇州虎丘千人石西的方井為第四,揚州平山堂的一口泉為第五,江西廬山的石隱泉為第六。據說,清乾隆皇帝曾特製了一個銀鬥,根據泉水的輕重,重新品評全國名泉:以北京的玉泉為第一,鎮江金山寺的中冷泉為第二,仍以杭州虎跑泉和無錫惠山泉並列第三,而以濟南的趵突泉為第四。
虎跑泉被譽為“天下第三泉”,主要是其水量豐富,水質特優。因為這裏的泉水從石英砂岩中滲透出來,水中可溶解的礦物質比別的岩石泉水低,每公升泉水中只有0.02~0.15克,特別含氯、鈣成分極少,幾乎沒有矽酸鹽的沉澱物,但卻含有豐富的氡等有益元素。據測,虎跑泉水每公升含氡12.5埃曼,經常飲用和沐浴這種礦泉水,有利尿、促進蛋白和糖類的代謝作用。
虎跑泉水最逗人有趣的是“冒而不溢”。在“疊翠軒”內設有多組“試泉臺”供遊人投錢玩泉,即在盛滿一碗虎跑泉水的杯子中,慢慢投入硬幣,水面可高出杯口2-3毫米但水不外溢。這一奇觀,主要和泉水含礦物質少、水質純淨、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張力大密切相關。
那麼如此優質的礦泉水是怎麼來的呢?民間相傳,在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有一個叫性空的和尚雲遊到此,見這裏北、西、西南三面青山環抱,向東南暢開,環境清幽,確是塊“風水寶地”,就想棲禪於此。可是,當時這裏既無寺廟,也無水源,正苦思冥想欲謀他遷之際忽然夢見一神仙相告,將有二虎把湖南南嶽衡山的童子泉移來,以解無水之苦。第二天清晨,性空和尚果然看見兩只老虎“跑(刨)地做穴”,不久就泉水湧出。由此被稱為“虎跑泉”,性空和尚也就在此建寺居住。
傳說畢竟是傳說,從地理地質考查,虎跑泉的產生,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地形上看,它的北、西和西南三面青山環抱,形成個馬蹄形的集水地,北面的白鶴峰海拔203米,西面的虎跑後山貴人峰海拔240米,西面的虎跑山也有海拔136米,而虎跑泉池只有海拔70米,這100多米的高度落差,廣闊的匯水面積,是泉水充裕的有利條件。
從地質結構上看,山體是由石英砂岩組成,岩石為成層狀分佈的沉積岩,岩層約呈45度角向著虎跑泉眼傾斜,地表下滲的水沿著岩層往下順流集中到低處。在虎跑泉眼處,恰好有三組裂縫縱橫交錯,互相溝通,其中一條與岩層走向平行的斷層,攔蓄了地下水,在地表破裂處,地下水就溢出成泉,地質上叫“裂縫泉”。
從虎跑所處的小氣候和植被來說,這裏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約1500毫米,雨量充沛,地表樹木花草繁茂,利於天然降雨截流滲透,所以這裏泉水豐富。據測,最高水量每秒可達2公升。
來源:《西湖之謎》,陳相強 主編,杭州出版社,2006年;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非常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