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青山村,體驗非遺魅力,邂逅春的鮮活!

中【02.19-02.23】打卡青山村,体验非遗魅力,邂逅春的鲜活!_副本.jpg


《國之大雅·二十四節氣》雨水篇在餘杭錄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湖綢傘”登上央視,一起來看看吧!


西湖綢傘,全稱“西湖竹骨綢傘”,始創於1932年,是浙江杭州地區特有的特色傳統手工藝品。


以竹為骨,以綢作面,典雅精緻的西湖綢傘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稱。它的獨特之處在於“撐開一把傘,收攏一節竹”的設計,從一節竹變成一把傘,又從一把傘收為一節竹,這是一節竹的迴圈,更是一把傘的昇華。


西湖綢傘源起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當時,從事絲織行業的都錦生從日本帶回一把絹傘,並從中獲取靈感,想要製作更具中國傳統文化靈魂的傘,他找到了蔡家然、嚴端、竹振斐等人作為研發技術骨幹。經過多次嘗試,他們創制出了極具江南風格的西湖綢傘,一經推出,立刻風靡江浙並在七十年代大量銷往國外。


2008年,西湖綢傘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經六十餘歲的宋志明便是這項技藝的傳承人。


宋志明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1977年拜西湖綢傘的創始人之一竹振斐為師,開始學做綢傘。


2022年,他來到黃湖鎮青山村,設立了“西湖綢傘工作室”,推動“青山有傘”計畫開展,將紮染、剪紙等傳統工藝應用在傘面製作上;與美院學生合作,在綢傘上加入現代元素;去中小學講課,與杭州第一技師學院合作開設社團課;擁抱新媒體平臺,創建新媒體帳號;開設西湖綢傘體驗課……不斷豐富西湖綢傘可能性和生命力。 


2023年9月16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亞運村正式開村,西湖綢傘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宋志明也受邀帶各類精品綢傘來到了亞運村,其中還有一把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直徑達2.6米的西湖綢傘,令人驚歎不已。


此次《國之大雅·二十四節氣》雨水篇,便是在“宋志明西湖綢傘工作室”所在的黃湖鎮青山村錄製。


青山村位於黃湖鎮東北部,浙江省3A級景區村,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境內多名勝古跡,森林覆蓋率達79.9%。2019年,青山村被定為“未來鄉村實驗區”,開始了更多面向未來的探索。


傳統手工藝與文創周邊、自然保護與環境教育、生態旅遊與休閒度假,青山村相容並包,還有美麗的青山自然學校和融設計圖書館藏身於此。


青山訪客中心是青山村最重要的一個公共建築,與周圍的山野與田地融為一體,近看顯眼,遠看則微微隱於山水之間,環境雅致,室內還可提供產品展示、圖書閱讀等服務。


青山自然學校的前身,是黃湖鎮青山村東塢小學。經過改造,這裏不但成為黃湖美麗的生態村落中又一個新“風景地標建築”。跟隨青山自然學校,可以一起走進自然,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融設計圖書館是國內首家傳統材料圖書館,收藏全國各地、各民族傳統材料上千件並持續開展生態環保材料及傳統手工藝的主題研究。圖書館內部還展出了首飾、工藝品、傢俱桌椅等各類設計產品。


融設計圖書館的第一個專題研究分館「融·編織館」同樣坐落於青山村,這是一個編織主題材料研究博物館,裏面展出了與編織相關的傳統手工藝和材料研究成果。


來龍塢水庫走走,這裏的田園風光和山間清新的空氣,是你假期外出放風透氣的不二之選。


茅草園餐廳地處青山村核心地段,毗鄰生態綠地和青山崝步道等景點。茅草園也是百縣千碗體驗店,會製作百縣千碗的各類菜品,如四嶺水庫魚頭、毛筍幹燒肉等,也有當地特色招牌菜,如雜魚螺螄、紅豆卷等。


推薦路線:青山訪客中心→融設計圖書館和編織館→青山足球場→青山自然學校→生態大草坪→龍塢水庫


春天的腳步正悄然來到,一起去感受草木染的魅力,探索“撐開一把傘,收攏一節竹”的奧秘,觸摸青山村的春天吧!


來源:餘杭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