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晓霞弄,晓霞举处已轩轩

中【08.14-08.18】晓霞弄,晓霞举处已轩轩_副本.jpg


北方有京腔十足的胡同,南方则有白墙黑瓦的巷子。在江南水乡杭州,老街小巷是这个城市最市井、最地道的存在。在老杭州吴山脚下,每一条街巷都充满着浓浓的烟火气息,如同毛细血管般穿梭于城市之间,承载着最真实、最质朴的生活气息。


晓霞弄,是通往吴山的绝佳选择,据说很多外地游客都会选择在十五奎巷品尝完杭州特色小吃后,由此举步上山游玩,只需拐进一条开着凌霄花的巷子——晓霞弄,沿台阶走几步便到了吴山。


在晓霞弄与十五奎巷交界处的墙上,可以看到晓霞弄的历史和巷名由来。原来,晓霞弄的名字始于清朝,有诗曰:“晓霞举处已轩轩”,清晨上楼,推开窗户,见到朝霞。


《武林坊巷志》中有更为详尽的介绍:晓霞弄,东出十五奎巷,西通石佛山。又:晓霞弄,在伍公山麓。吴敬湘《十一月二十一日,同许子骏、沈莲伯登吴山晓霞弄远眺》:“晓霞举处已轩轩,不厌登临笑语喧。楼阁矗天山拥寺,百年香火达晨昏。”


据说清光绪年间,当时杭州的士绅丁申、丁丙曾从晓霞弄上吴山,去观钱江潮的景色,于是有了这首《登吴山酒楼遇雨》:“山楼高面钱江起,揽胜清樽笑共看。斜阳远随潮势落,层云忽送雨声来。林宗巾折光思垫,杜甫诗成尚待催。向晚淋漓归去也,灯前重拟醉新醅。”


晓霞弄的巷口处,有一块不大的花坛,松柏、小灌木、山石等排列得错落有致。巷内还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给小巷带来一片阴凉。


小巷的清晨,总是被热闹的早市唤醒。弄口处,常会聚集一些远道而来的小菜贩,晓霞弄两边分别是“粗茶淡饭”和“四灶儿”两个在这一带名气颇大的饭庄。这里的生活节奏、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调,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沿街小贩的吆喝声、茶馆酒楼的喧嚣声,处处透露着杭州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夜晚,站在晓霞弄的上山台阶,回看鹅卵石台阶和稍远处的望仙阁,有种梦回唐朝,超凡脱俗的感觉,近处是矮小、古旧的老房子,远处是辉煌气派的望仙阁,一对比,韵味十足。


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巷子里,你会惊叹于历经风雨的墙壁上斑驳的岁月痕迹,欣赏到植物在墙缝中肆意生长的奇妙景象,感受到生机勃勃、处处充满着浓厚的人间烟火气。


来源:上城发布、上城区社科联、华语之声联合出品《尚书房·社科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