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491165/2023-00117 | 文件编号 | 杭文广旅游提〔2023〕6号 |
发布机构 | 市文广旅游局 | 公开日期 | 2023-06-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关于加强“杭州茶”整体品牌建设的建议》的回复意见
发布时间:2023-06-15 11:27 信息来源: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点击量:
袁瑾委员:
您在杭州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的《关于加强“杭州茶”整体品牌建设的建议》(政协265号),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市数据资源局、市委宣传部会同办理。您关于加强杭州茶整体品牌建设的建议站位高、思考深、内容实,为我市打响杭州茶品牌、推动茶文化研究传播给出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和建议举措,对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经研究,现将相关意见回复如下:
近年来,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多项指标保持全省第一、全国领先,非遗保护事业取得了积极成效。茶是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持续探索深化杭州茶文化品牌的创新发展工作。2022年,以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和径山茶宴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代表着国际上对我市西湖龙井、径山茶宴两项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及发展工作的肯定,也是我市厚植历史文化特色优势,推进茶品牌建设方面的一项标志性成果。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市两办下发《关于打造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范例的实施意见》,坚持以文塑茶、以茶兴业、科技赋能,统筹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成立“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杭州市领导小组,健全协调推进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制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传承利用2023年工作要点》,全面推进深化系统保护、提升传承能力、创新转化利用、加强推广交流等重点工作。下一步,我市将在茶非遗项目的保护发展和茶品牌塑造传播中,充分结合您建议中的方向和提议,主动把握新时代非遗传承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不断擦亮杭州茶这块金字招牌,讲好杭州茶文化故事,切实推动杭州茶品牌建设工作。重点是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擦亮人类非遗的金名片
我市的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西湖龙井和径山茶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杭州茶获得国际认可的金字招牌,我们将紧抓申遗成功这一历史机遇,以人类非遗为核心IP持之以恒地做好针对性的推广传播,持续开展以“茶和天下·共享非遗”“天下径山、茶道之源”等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组织培训研讨、展演展示和主题活动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杭州茶品牌的普及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向国内外讲好杭州茶故事,全力做好杭州茶申遗的后半篇文章。
二、彰显茶为国饮的千年文化
我国是茶的故乡,历经千年,茶叶依旧是我们的“国民饮品”,同时也形成了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茶文化。杭州的茶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截至目前,我市共计拥有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径山茶炒制技艺、九曲红梅红茶制作技艺等各级茶叶类非遗项目35项,展现出杭州茶文化的深厚底蕴。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加强分类保护等措施手段,做好我市茶非遗项目传承实践带头人队伍建设工作,加大非遗师资培训力度,持续鼓励支持中小学校开设传统茶文化特色课程讲座,支持各级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开设工作室,联合市教育局共同推进杭州市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建设,持续加强茶文化的传承创新力度,不断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三、提升国际国内的影响力
我市在各类文旅宣传推广中始终将杭州茶作为重点文化符号,“人类非遗”“中国茶都”“西湖龙井”等等,杭州茶品牌建设已具备良好基础,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抓好茶品牌高水平推广工作,不断扩大杭茶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优化传播渠道和方式,打造“西湖龙井开茶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品牌宣传展示活动,借助世界旅游联盟、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等重大国际平台,以及Facebook、YouTube等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杭州茶品牌,利用好杭州境外文化旅游展示中心开展相关推介活动,积极组织和参与境外实地推广活动,融合杭州茶相关内容进行主题推介,充分发挥多平台多途径效用,全面提升杭州茶品牌知名度。特别是在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举办之际,我们将以此次国际盛会为契机,依托西湖龙井、径山茶宴等核心IP,推出亚运主题经典线路(包含杭州茶主题线路)、亚运人文体验点(包含茶文化体验点)和亚运非遗展示活动(包含茶非遗体验)等,在家门口向国内外来宾和游客全方位介绍杭州茶文化,进一步打响杭州茶品牌。
四、推动杭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品品质是宣传推广的基础,也是品牌塑造的关键,下一步,我们将紧抓杭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杭州茶始终是高品质的“金叶子”。积极联动市农业农村局、经信局等相关部门及属地人民政府共同推进茶产业发展工作,通过资金、人才等政策手段,帮助链接茶山茶园、制茶企业、酒店民宿等茶产业上下游,继续架桥拓市,推动茶村落、茶景区、茶体验基地的建设,强化区域性整体保护,放大茶经济效能。加快建设生态茶园,强化名茶品牌抱团发展,加强杭州茶产业品牌建设,推进茶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壮大茶产业生产经营主体,大力推进茶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强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健全完善茶叶种植、加工、质量等级等标准体系,优化茶叶产品结构,提升茶叶产品品质,积极探索夏秋茶开发,做大做强杭州茶产业。通过炒茶技师考核评定、举办加工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载体,传承非遗手工炒制技艺,推动茶文化与乡村建设融合发展,联合相关部门做好茶历史挖掘、茶文旅开发、茶文化传播,共同营造以茶为媒、以茶兴业的乡村振兴茶产业氛围。
五、做好杭州茶数字化建设工作
一是支撑建设“数字文化”大脑助力文化建设。我市全面推进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加强组件共建共享,提升应用、数据等目录质量和要素更新速度。建立健全公共数据全量全要素归集长效机制,深化“一数一源一标准”治理。加强政务云、政务网及物联感知等基础设施统筹,提升杭州城市物联感知基础平台能力,实现物联感知设备“一本账”管理,为“数字文化”大脑提供数据底座和数据支撑,搭建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系统。下一步,将按照省里的工作部署,做好城市大脑和文化大脑的融合与贯通。二是基于公共数据平台做好数据支撑工作。夯实数字化改革数字底座,实现数据高质量供给,启动全市公共数据“全量全要素”归集工作,解决“有目录无数据、有数据无目录”问题。基于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部署“数据探查工具”,打破市级部门“独立开发、自愿编目、无监管闭环”编目模式,建立“自动识别、动态更新、应编尽编”编目新模式,构建起一体化、动态化、高质量、全闭环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建立“目录之外无应用,目录之外无数据”的长效机制。下一步,将推动实现市级业务系统采集、生产的公共数据“应归尽归”“达标入库”。三是做好项目支撑工作服务好杭州茶品牌建设。将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系统项目纳入2023年杭州市本级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计划,组织召开全市信息化项目开工培训会,为建设单位提供项目建设实施的培训指导,后续将持续做好对该项目建设的全流程管理服务。
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3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