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浙大橫路,東起西湖大道,西至勞動路,橫穿西湖,長約600米,這是一條為了紀念浙江大學在杭州辦學歷史而命名的街道。
沿著這條路走,你可以感受到古老與現代交織的獨特氛圍。這兒的歷史建築大多保留著原有的風貌,有些曾是浙江大學的教工宿舍,有些則是民國時期的民居,它們共同構成了這條街的歷史畫卷,每一棟建築都訴說著一段歷史。
浙江大學是中國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1897年,杭州知府林啟利用普慈寺創辦了一所新式高等學府——求是書院,也就是浙江大學的前身。 林啟一定想不到,60多年後,這所特意為效仿西方學制而建的學校,將培養出陳獨秀、厲綏之、施承志、蔣百里等傑出人才,不僅如此,求是書院像一隻百年老蚌,經日夜吞吐吸納,孕育出一顆中醫界的璀璨明珠——浙江省中山醫院。
如今,原來的老浙大校園已蕩然無存,只留下了一批路牌:老浙大橫路、翰林街、華藏寺巷、大河下直路等,但豐富的配套設施、優越的綠化環境和優秀的教育資源使得老浙大橫路保留歷史記憶的同時也充滿了時代的氣息。
位於老浙大橫路上,有一棵銀杏樹。其樹齡1010年,高33米,是當之無愧的“千年銀杏”。 這棵古銀杏歷經千年滄桑,曾遭雷劈、被火燒過,歷經重重磨難依舊碧綠蒼翠。據記載,此地原有延壽庵,建於吳越時期(約西元934年),地處東城門外,“彌望皆菜圃”。據傳說,該樹為當年庵內第一代師太所栽。後毀於戰火,明萬曆年間重建,並易名“蓮居庵”,聲名鵲起,有“蓮居晚磬”之譽。 清代文人厲鶚在《東城雜記》“蓮居”篇中這樣贊它:“綠蔭滿階,苔痕常如雨過,妙香時聞,翛然有出塵之想矣。”可以想像當時古樹枝繁葉茂、葱葱鬱鬱的盛景。
再往巷子深處走,裡面有一座古老的圖書館——浙江圖書館。 當一個人獨自坐在高大空曠的閱覽室裏,聽著周圍窸窸窣窣閱報翻書的聲音,仿佛全世界都安靜了下來。
在老浙大橫路的探索之旅中,我們不僅領略了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獨特的氣息。這條街道如同一個鮮活的歷史長卷,讓我們得以一窺那塵封的歲月,感受那積澱的文化。
來源:上城發佈、上城區社科聯、華語之聲聯合出品《尚書房·社科三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