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6年美國ABC頻道的直播上,透過電視直播兩個孩子間比試玩任天堂遊戲機,被視為電競的開始。 1990年,任天堂在全美29個城市舉辦了遊戲比賽(任天堂世界錦標賽)。 該賽事是歷史第一個正式電子遊戲比賽,它的誕生比世界電子競技大賽(WCG)早10年。
亞洲範圍內,電子競技最早盛行於韓國,後逐步向中國、日本、越南、泰國等國家發展。 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目。 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改批為第78個正式體育競賽項目。 雅加達2018年亞運將電子競技納為表演項目。 2020年12月16日,在第39屆亞奧理事會全體大會上,電競獲準列為杭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比賽共確定7個項目,分別為英雄聯盟、王者榮耀亞運版本、和平精英亞運版本、刀塔、夢三國2、街霸5、FIFAOnline4,其中包含5個PC端項目與2個手遊端項目, 並囊括MOBA(多人在線對戰競技類)、體育模擬類(SPG)等多個當下頗受歡迎的電競品類,使杭州亞運會電競項目變得精彩紛呈。 同時,電子競技作為一種新型的運動項目,它的競賽形式也隨著品類及平台的不同而不同,對應的賽程賽制及規則也比較繁多。 目前較知名的電競賽事,諸如WCG、IEM、WEG、CPL、NEST等使用規則包括單敗淘汰制、雙敗淘汰制、組內雙循環制等,個人項目則使用單敗制。 不同項目類型適用的賽制也頗有差異,其中雅加達亞運會團體項目多使用組內雙循環賽制,個人項目則多採單敗淘汰制。 杭州亞運會的電競比賽項目將由杭州亞組委與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AESF)共同協商決定賽制及場地安排等技術問題。
杭州亞運電競項目預計共產生7面金牌。
資料來源:2022年第19屆亞運會組委會